2003年7月19日下午,一場急風驟雨過后,北京的天空顯得格外湛藍。傍晚時分,一群著統(tǒng)一上裝的年青人聚集在了一座禮堂前,麗華快餐公司“抗非典表彰大會暨職工文藝匯演”就要舉行了。在非典期間,這家快餐公司不但沒有停業(yè)一天,而且在過去日送餐量近三萬份的基礎上,還增加了40%的業(yè)務。這些年輕人決大多數(shù)家在外地,特殊時期,他們沒有選擇離開回到親人身邊,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時,冒著生命危險,把一盒盒飯菜及時送到了包括醫(yī)院、隔離區(qū)在內的許多地方,這在麗華的發(fā)展史上寫下了史詩般的一筆。這位憨厚、樸實的中年男子是他們的領頭人,在這樣一個夜晚,他激動地宣布了給北京地區(qū)的嘉獎令:為了宣布這一嘉獎,他昨天才特意從麗華的發(fā)源地常州趕回來,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員工的感激和驕傲,這也變成了他的一種責任,是支撐他把事業(yè)干好的精神動力。
字幕加配音:蔣建平,今年四十歲,江蘇常州人,麗華快餐公司董事長,中國快餐協(xié)會副會長。
采訪:(蔣建平)當時的情況呢,我們市面非常蕭條,另外一個呢,就是很多人還是需要這種快餐服務的,因為還有大量的人在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健康是第一位的,那么我們前幾年的努力現(xiàn)在是得到回報了。也就是我們主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食品安全、食品衛(wèi)生控制上,也就是說在這方面投資比較大、投入也比較多。有很多的單位來找到我們,也就是說我們是把它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這樣光榮的使命,這樣的工作。比如說很多北京各大醫(yī)院、醫(yī)務工作者都是我們供的餐,包括小湯山醫(yī)院等等我們都在給他們送餐。
采訪:姜汝祥博士:大家可以看到,快餐其實在特殊情況下人們對它的要求是一種信任就是我信任你。因為在那個時候,大家都知道是生死悠關的,如果做的不好馬上就可以危及到自己的生命,生死悠關的時候可以信任誰呢?人們一定可以信任說,假設吃了麗華快餐,麗華快餐的衛(wèi)生、麗華快餐的操作、麗華快餐的品牌、麗華快餐的整個運營體系是可以值得信賴的,那這一種信賴應該說給麗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品牌的價值。解說詞:為了麗華這兩個字,蔣建平帶領著他的團隊整整奮斗了十年。如今,麗華在北京、上海、常州、大連等地擁有近50家連鎖店,年銷售盒飯1600多萬份,營業(yè)額接近2億人民幣。這里是常州市麗華新村的老年公寓,1993年6月,蔣建平從常州市天寧糧管所辭職,在這里租下了50多平米的食堂,然后和妻子生火作飯,麗華快餐有限公司就這樣成立了。采訪:(蔣建平)當時我覺得做快餐是最賺錢,而且是來的很快。因為當時在我們常州呢快餐也發(fā)展很快、很迅猛,特別是它進入的門檻很低,不用花很多錢,所以我們當時幾千塊錢就起家了。我們說麗華是走了一條從小到大、從無到有這樣一個過程。我們是三千塊錢左右開始投入,應該說是什么東西都沒有,我們靠一輛摩托車、兩輛自行車這樣滾出來的,賺來的錢我們就往里面投,反正這個就是滾動式發(fā)展。但是這個當時確實需求量很大,那么我們也比較幸運,特別是當時的條件很差,工作條件大概只有十幾個平方米,然后在那么小的地方我們工作的時間每天大概都得十七八個小時。從早到晚,什么都干:炒過菜、送過餐、騎過自行車送餐,三輪車,蹬三輪一蹬就是十幾公里。
解說詞:十年過去了,麗華的招牌還依然存在,蔣建平每次回常州都要回這里看看,從這里他或許能找到那些漸漸遠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