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中國古代對世界的貢獻,當然首數(shù)四大發(fā)明,它們從宏觀方面影響了世界的格局,但從微觀方面來說,和每個人都有關(guān)系的是什么呢,這就是瓷器、絲綢和茶,它們影響了全世界人們的生活和審美水平。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極富盛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qū)的彭城鎮(zhèn)和磁縣的觀臺鎮(zhèn)一帶,磁縣宋代叫磁州,故名。磁州窯以白底黑花的瓷器著稱,是文人字畫與瓷的深入碰撞,對景德鎮(zhèn)的青花技藝有著深遠的影響。不僅如此,磁州窯還以多種變色釉茶盞著稱,是宋代茶人點茶及斗茶時夢寐以求的茶具之一。本次,記者將走進磁州窯,帶您一探究竟。
窯火傳承千年不息
7月15日下午,記者走入了中國磁州窯遺址博物館,笑呵呵的劉先生,是磁州窯匠人世家,既是這兒的負責人,也是制瓷人,為記者一行人做講解。
“磁州窯最鼎盛的時期有句話,叫做‘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光彭城,東西五華里,南北三華里的小小地區(qū),地表的窯爐,在民國記載的就有三百多座,你想,這產(chǎn)量有多大。更別提從宋代至今,因為地質(zhì)災(zāi)害、戰(zhàn)亂等原因坍塌,層層疊疊埋在地下的窯爐了。千年焰火不斷,見證著陶瓷造型、繪畫、審美的變化。”
博物館的右手邊是一座元代窯,劉先生說,因為這一帶已經(jīng)成了民居,所以能發(fā)掘出的遺址不多,這是座內(nèi)部構(gòu)造保存非常好的古窯,現(xiàn)在看到的外墻,是1999年按著古窯形制,蓋的保護層。“與南方的依山而建的龍窯不同,整個北方,都是這樣的圓窯,老百姓的稱呼更形象,叫做饅頭窯。”
“生火的位置就在你們前方,那個位置也是窯門,那一格一格離地的橫條就是爐膛,是放煤燒火的地方,北方從宋中后期開始,就使用煤做燃料,爐膛下面就可以把灰渣掏掉。爐膛四周馬蹄形的平地,就是窯床,是放半成品的地方。”劉先生說,這樣的小型窯,都要燒九天,小火三天,中火三天,大火三天。更大的要燒二十多天,二十四小時不停,非常辛苦。
“看到中間擺放著的圓柱形么,雖然其貌不揚,但都是幾百年的文物了,這就是用來裝半成品的匣砵,老百姓叫它籠盔。”顧名思義,籠就是籠屜,和蒸包子饅頭的籠屜一個作用,把陶瓷半成品裝好后,一層一層隔開,這樣的話,產(chǎn)量就增加了?褪强,燒煤和燒柴不一樣,柴燒得草木灰落在器物表面,可以形成各色的釉變,但煤不一樣,煤的雜質(zhì)太多了,粉塵中含有各種礦物質(zhì),所以要給陶瓷穿一件外衣,成品就很干凈了。“籠盔也是陶瓷,多次燒制的籠盔會裂開,老百姓就撿回去,就是非常廉價的建筑材料了,非常的結(jié)實。”
再看周圍,這三個圓柱形的就是煙道,火焰燃燒向上走,圓形的窯頂,會將火焰擋住,焰火倒流,整個窯爐中的瓷器,都能經(jīng)過火焰的熏陶了,煙火再順著這三個煙道排走。古代有種說法叫“窯開五色”,因為窯爐只有一個火口,前后左右的溫度是有差異的,所以燒出來的顏色都不一樣。
好山好水出好瓷
“再看左邊這座窯址,是清朝時期的,外表形制和內(nèi)部陳設(shè)都大同小異,只不過大了許多倍,能燒的器具也就越大。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窯爐改制前,這兒仍在使用。”劉先生說,任何古窯口,第一要有好的燃料,彭城這兒有山、有煤;第二要有好的原料,鋁含量越高的高嶺土燒制后越白皙,鋁含量越低,雜質(zhì)越多,瓷質(zhì)越發(fā)灰,磁州窯是原料雖然是較粗,但因為其藝術(shù)性,依然能獨占鰲頭;第三要有好的水源,彭城緊挨滏陽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這邊的水流很大,船運能直接到天津。
劉先生驕傲的說,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國的八大瓷區(qū),磁州窯依然能排第二。不過這一時期,磁州窯主要以出口為主,使用其它地區(qū)的細白瓷土,加上這兒成熟的制作工藝,做出更精致的瓷器。“這邊的窯爐雖多,不過規(guī)模一直不大,因為我們這不產(chǎn)細白瓷的泥,泥料成本貴,所以只能以品質(zhì)取勝。”
磁州窯盛產(chǎn)過很多瓷器珍品,但是非常遺憾,我們虧在沒有設(shè)計意識和品牌意識,雖然磁州窯的作品,曾經(jīng)達到過非常高的藝術(shù)水平,但現(xiàn)在,很多窯口都淪為代加工工廠。“英國著名的陶瓷品牌‘威基伍德’,就有使用我們產(chǎn)的白瓷,再貼花二次燒制。”
文人字畫與瓷的深入碰撞
宋代的瓷器基本都是單色釉的變化,磁州窯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與同一時期的哥窯、汝窯、均窯、官窯、定窯不同,磁州窯著重使用毛筆在瓷器上彩繪,是繪畫和書法,與瓷器結(jié)合的主要傳播者。不少文人,參與過磁州窯的創(chuàng)作。
劉先生說:“磁州窯是民窯,所以作品是參差不齊的。國內(nèi)的館藏,大博物館有精品,但是小的博物館,可能更看重年代,所以有人會覺得磁州窯的產(chǎn)品是簡單、粗糙的。其實漂亮的更多,你可以看看美國、日本的藏品。這種古樸的畫風,和中國畫是一致的,意在筆下,非常美妙。”
既然是民窯也就不拘一格,磁州窯在釉色上的文章,做的也很漂亮。日本談交社1999年出版的《唐物茶碗》,里面著錄了日本茶道備受推崇的建窯、吉州窯、磁州窯系茶盞,有三只僅存于世的曜變天目。建窯油滴、兔毫盞;吉州窯剪紙、木葉、玳瑁盞;磁州窯系白覆輪、油滴盞。
南宋銀油滴盞。
劉先生說,不像南方茶文化那么深厚,宋代之后,北方喝茶就沒那么講究,茶盞越來越小眾,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茶盞的釉變工藝,基本斷代了。“不過,這種茶盞、茶碗的技法一直沒有消失,只是發(fā)生了變化,換了一種形式。”近幾年,因為茶文化又開始在北方興起,茶具又成為了生產(chǎn)的一個方向。
為什么只有中國人創(chuàng)造了瓷器
我們說,陶的出現(xiàn),是衡量一個地方是不是新石器文化的標準。陶器在所有的文化圈,基本都發(fā)現(xiàn)了,但只有中國的祖先發(fā)現(xiàn)了瓷器,這是為什么呢。
知名學者楊河源說,瓷和陶,雖然現(xiàn)在看來工藝差不多,過程差不多,造型差不多,原材料差不多。但從陶器到瓷器,還是要經(jīng)過很長的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
比如說,材料的選擇,若非高嶺土,我們燒制的瓷是很差的,也很勉強,因為陶土和瓷土的物質(zhì)含量不同;還有成色劑,到底是用鐵還是銅做成色劑呢;當然溫度也是很重要的,而對古人來說,最難達到的條件,也恰恰就是溫度。因為陶的燒制溫度是900℃左右,但是瓷的燒制溫度至少要1200℃以上,正是這300℃的差別,是很多文明都無法達到的。這要涉及到建窯的方式,不同的建窯方式,所能到達的爐溫不同,還有供氧的方式。
楊河源認為,這與我們的青銅器的鑄造方式是有關(guān)系的。我們的鑄造方式是模范法,西方是失蠟法,失蠟法是先用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高溫材料填充泥芯和外殼。加熱烘烤后,蠟?zāi)刍鞒,再把青銅灌進去,鑄成器物。冷卻后把外殼砸掉,就灌成青銅器了。模范法,就是先做里面的模,然后在外面做范,把你要造的東西的空間流出來,最后把他們綁在一塊,既然有接口,就要解決范的標準化,咬合度要好,才能澆筑好,看上去這是不是很麻煩呢,但這樣的麻煩,能讓我們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
首先,這樣可以發(fā)現(xiàn)耐高溫、耐高強度的材料,因為模和范不是一次性用品,我們會用很多次,這就促使我們發(fā)現(xiàn)更多能夠做范、做摸的材料,而瓷器是非常好的耐高溫、耐高強度的材料。這也就促使我們冶鐵的發(fā)展,西方發(fā)現(xiàn)生鐵后,更多的是用鍛造法,不停的錘煉,這樣的效率非常低,而我們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生鐵,就能將鑄鐵的技法,發(fā)展到高峰,因為將生鐵融化成熟鐵,需要1500℃的高溫,既然材料和溫度都達到了,做瓷器,就很容易了。
為磁州窯的繪畫做檔案
在中國磁州窯遺址博物館的廠房中,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正在臨摹元代碎瓷片上的繪畫。
老先生說,他在給瓷片做檔案,這些東西都是不可再生的,打一片少一片,將來會越來越少。“我希望這些東西能出版,但是這些書的受眾很小,只有研究瓷器和元代畫的人才會關(guān)注,出版社出版這個是要賠錢的,一般都不愿意出版。”現(xiàn)在的國人,對于我們自己的文化研究,太淺薄了。我們一直都說自己是文化古國,但我們不知道“古”在哪里,“文”在哪里,家里到底有什么寶貝。
當你把這些東西整理出來后,才知道中國的寫意繪畫是多么精妙,“古人根據(jù)所看到的,想象后用毛筆畫出來的圖案,都是再造的,都是抽象的。而中國的毛筆,筆尖的轉(zhuǎn)折、頓挫,里頭都述說了,中國人觀察美并把它們畫出來的精髓。而這些精髓,現(xiàn)在的美術(shù)老師,包括大學的教育,都沒有在進行,他們進行的是西方的美學教育,而不是中國的,這是多么悲哀呀。所以,我們的年輕人很多不知道中國的透視是什么,其實,你看這些圖畫,粗與細、陰與陽,都在期間。我們很少去研究中國的繪畫,但應(yīng)該要去研究這種美了。”
很多人因磁州窯粗獷的材質(zhì),就認為它不美,其實并不然。五大官窯,都是一種技法,通過不同的配比和溫度,使得釉色產(chǎn)生不同的顏色,唯獨磁州窯是繪畫,千年來一直都在畫。
但我們對這些東西的總結(jié)還是太少,我們總是沒有時間,真正教育的先生們,也很少沉下心來研究這些。其實這個資料整理了后,你會震驚的發(fā)現(xiàn),這太美了,這其中包含了多少技法。但如果沒有人總結(jié),沒有人告訴你,年輕人就不知道,我們到底有什么。
老先生說,他想通過自己的臨摹,讓這些美的東西留下來。“每天堅持畫一片,這一輩子就能畫很多了。”
磁州窯四種主要裝飾技法
在有180多年歷史的古代生產(chǎn)車間,我們看到了磁州窯主要的四種裝飾方法。
黑釉剔刻花
黑釉在南北方都有,但是刻制這么精美,在磁州窯是獨一份的。它是采用當?shù)卣惩粒锰厥獾臒旃に,純手工制作的民間絕活。它以刀代筆,在坯胎未干前刻花,一氣呵成。這直接對景德鎮(zhèn)的青花和釉上彩有直接影響。
彩繪
磁州窯在金代,就已經(jīng)生產(chǎn)彩繪瓷,受到其它民族廣泛的喜愛,這就是釉上彩的源頭了。
白底黑花
瓷器運用了白底黑花技法。
釉下彩,說的就是這種白底黑花的瓷器了,為什么青花盛起于元代,可再往前就找不到源頭了呢,原因就在這,因為戰(zhàn)亂,北方工匠大量南遷,只不過,磁州窯這邊是鐵繪料,是黑色的,景德鎮(zhèn)市鈷繪料,是藍色的。瓷器向來因為如玉的瓷身,受到稱贊,而這種白底黑花的技巧,最先顛覆了傳統(tǒng)的裝飾。這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與瓷器的高度結(jié)合。
白釉剔刻花
磁州產(chǎn)的瓷土不白,以細白瓷為底,上一層磁州瓷土,作為化妝土,填在刻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