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鑒定這行,最重要的是要多見東西,見真東西,見好東西。上個世紀50年代后期到文革前,那時我剛參加工作,我們文物店大量收購瓷器,給了我一個很難得的學習機遇。
這段經(jīng)歷說來話長。1956年全國各行業(yè)開始公私合營,文物行業(yè)也不例外,我們文物店合到了舊貨商店,對外號稱是舊貨商店的古玩組。古玩組是企業(yè)化管理,考核指標是每月的營業(yè)額。當時古玩組占用店里13000元資金,店里要求每月周轉一次,也就是說每月要賣出13000元的古玩。這是個很艱巨的任務,當時組里就三個人,辛友三、我和一個會計。辛友三年紀大了,跑進跑出的基本就靠我一個人。除了業(yè)務量大,最大的問題是當時文物不值錢,玉鐲子1塊錢一個,扳指5毛錢一個,花瓶一般幾塊錢一個,這樣的行情每月要完成13000元的營業(yè)額真是不容易。
幸虧我們與北京進出口工藝品公司有合作,他們幫了我們大忙。這是怎么回事呢?剛建國那會,中國特別需要外匯,但是當時中國能出口創(chuàng)匯的工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幾乎沒有,只有文物在國外比較受歡迎,老外認這個。當時做文物出口的,全國只有北京、天津、上海、廣東四大口岸,我們收上來的文物大部分都是賣給北京進出口工藝品公司,濟南文物店等于是他們在山東的代收點。有了這個大客戶,我們每月13000元的營業(yè)額才能順利完成。
古玩組的三個人分工明確,辛友三師傅跟會計主要負責在店里賣貨,我負責在外采購。那時社會上流傳的文物太多了,我們可以隨意挑揀,一般的東西我們根本看不上眼。而且國家對于文物出口有嚴格的標準,像瓷器,乾隆60年以前的不允許出口,這是一道硬杠杠。所以為了配合北京那邊的要求,瓷器我們一般只收同治彩,民國瓷器只有細路貨我們才收。那段時間,我們文物店出現(xiàn)了一個很好笑的現(xiàn)象,老東西不收,因為過線了外貿(mào)出不去,北京不要,又壓我們的資金。
漸漸的,山東地界上符合要求的文物越來越少了,我開始往南方走,最常去的地方是揚州,在那里一住幾個月。揚州周邊文物比山東厚實,特別是瓷器,我在那住上兩個月,就能收個幾十箱子。我也不去別的地方,就住在揚州文物店旁邊的旅館里,他們派人下去收文物,收滿一船就運回來,文物店的祁文萃經(jīng)理再喊我們這些外地的文物采購員去店里“瓜分”。那段日子很難忘,也很有意思,認識了很多人,見識了很多珍貴的文物。印象最深的一次,一共有8家外地文物公司的人在那里等貨,運回來的瓷器把揚州文物店的幾個屋子都堆滿了,院子里也堆的無處下腳。一下子來了這么多好東西,大家眼里放光,都想先上去挑貨,這可把祁文萃難壞了,都是好兄弟好朋友,讓誰先上都不好。最后他想了個辦法,8個人抓鬮,按號排隊,1號先進去選,但是只能拿一件,隨后其他人按先后順序進去,都是只能選一件。這樣做很公平,每個人都很高興。那一次每家文物公司都挑了幾十箱子貨,那種場面現(xiàn)在的人再也沒有機會見到了。
運回來的瓷器就堆在舊貨商店里,北京那邊差不多一兩個月派人來取一次貨。過來驗貨的人水平都很高,見多識廣,什么東西買對了,什么東西買錯了,價錢高了還是低了,他們都會告訴我們。特別是他們對于那些罕見品種的鑒定,讓我受益匪淺。說實話,我們濟南文物店在鑒定字畫方面是強項,瓷器鑒定一般的大路貨還可以,碰上那種稀有物件一般還要請外面的高人把關。每次北京來人驗貨,總是能發(fā)現(xiàn)一些不常見的文物,這是我長見識的好時機。有一年我買回一個大瓶,高45公分,行內(nèi)按尺寸叫150件(60公分的叫300件,大的有上千件)。當時買的時候就覺得這東西有來頭,上面沒有花紋,全是釉斑,紅一塊黃一塊紫一塊,連揚州的祁經(jīng)理也叫不出名堂。北京來驗貨的專家中有一個姓吳的老頭,對瓷器很有研究,我就跟他請教。他看了之后,很肯定的告訴我,這個東西叫釉敷。聽著不太像個器物的名字,也沒有什么太明確的意思,但是對照一下器物的特征,就覺得這名字靠譜。什么是學問?這就是學問。(口述 崔明泉 撰稿 本報記者 李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