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冀寶齋博物館,是因為作家馬伯庸的博文而走上各個媒體頭條的,各種驚世駭俗的表現(xiàn)著實讓人震撼,甚至被這位作家形容為“顛覆三觀”。
冀寶齋展品
百度百科上是這樣介紹冀寶齋博物館的,說“冀寶齋”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創(chuàng)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歸屬于河北省冀州市二鋪村集體所有。主要以收藏元、明、清三朝官窯瓷器為主,藏品數(shù)量之豐,種類之多,各器釉色之純,圖案之美,做工之精,俱臻佳妙。多家電臺、電視臺及各級報刊對這些古代藝術(shù)珍品進行過多次專題報道。清華大學瓷器系博士生導(dǎo)師梁任生、內(nèi)畫大師王習三、陶瓷工藝大師鮑志強、中國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王慶新等許多專家、學者親臨“冀寶齋”鑒賞考查后,在對“冀寶齋”藏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贊揚的同時,紛紛題詞嘉勉。國家鑒定委員會委員孫學海先生對“冀寶齋”送去鑒定的26件藏品中,一次就認定其中22件為真品并親自開具了鑒定證書。
許多人對“冀寶齋”的評價是:“聽了不信,看了震驚。”此非虛言,不僅專家、學者及一些大收藏身有同感,就連景德鎮(zhèn)做仿古瓷的高手們對此也贊不絕口,稱其精妙神韻決非仿制所能為之。“冀寶齋”創(chuàng)始人王宗泉先生曾將所藏千余件珍品懸賞:誰能確認出其中一件贗品者,可獲獎一萬元。時至今日,尚無得主。
甚至曾經(jīng)在新華網(wǎng)上都出現(xiàn)過這樣的文章:
看了冀寶齋收藏的古瓷器,給人的第一感覺除了震驚之外,用任何語言形容都顯得蒼白。真想不到那些只有在大博物館和電視畫面上及圖片中才能看到的瓷器珍品,突然間會一起展現(xiàn)在眼前并且伸手可及,實在是讓人久久回不過神來。規(guī)整碩大、風格豪放的元代青花、釉里紅等,彰顯著昔日大元帝國的王者之風;明代的五彩、斗彩和清代的粉彩、琺瑯彩等,器型眾多,異彩紛呈,令人目不瑕接,眼界大開;一件元代青花釉里紅留白葵口大盤,直徑達148厘米,器型之巨、釉色之潤、圖案之美用"無與倫比"稱之實不為過。一個大明宣德年間的青花釉里紅龍紋大缸高56厘米,上口直徑43厘米,底足直徑40厘米,繞缸云卷龍騰,大氣磅礴,凸顯著皇家的威嚴和至尊;清三代的各種官器更是匠心獨運、精美至極。
當初對于冀寶齋的成立,有人這樣形容,說“冀寶齋”成功開館有三個重要意義,首先,它是以中國古瓷器為主展的大型綜合博物館,館藏豐富,特色突出,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弘揚民族文化創(chuàng)建了一個寶貴平臺;其次,它是冀州城市建設(shè)中精心打造的文化亮點,品位高,影響大,豐富了“九州之首”文化品牌的內(nèi)涵,是彰顯冀州古都風韻的窗口;第三,它是社會力量出資興辦的一個大型公益文化設(shè)施,特色鮮明,設(shè)施先進,在全省乃至全國的民辦文化設(shè)施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是社會力量創(chuàng)辦文化事業(yè)、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的成功典范,充分體現(xiàn)了崇文重商、敢為人先的“九州之首”人文精神。
敢問,這樣的一個形象工程文化工程,出現(xiàn)了當今的鬧劇,到底是哪個部門或者哪位仁兄的過錯呢?又是誰該為冀寶齋博物館的這種明晃晃的偽文化買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