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庫中國訊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產于福建福州一帶。福州生產的茶具多姿多彩,有“寶砂閃光”、“金絲 瑪瑙”、‘釉變金絲”、“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 白銀”等品種,特別是創(chuàng)造了紅如寶石的“赤金砂”和 “暗花”等新工藝以后,更加鮮麗奪目,逗人喜愛。
漆器茶具和竹木茶具的異與同
隋唐以前,我國飲茶雖漸次推廣開來,但屬粗放飲茶。當時的飲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間多用竹木制作而成。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開列的28種茶具,多數是用竹木制作的。這種茶具,來源廣,制作方便,對茶無污染,對人體又無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歡迎。但缺點是不能長時間使用,無法長久保存,失卻文物價值。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現(xiàn)了一種竹編茶具,它既是一種工藝品,又富有實用價值,主要品種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壺、茶盤等,多為成套制作。
圖:玉瓷云龍?zhí)沾刹杈咛籽b陶瓷養(yǎng)生茶寶
竹編茶具由內胎和外套組成,內胎多為陶瓷類飲茶器具,外套用精選慈竹,經劈、啟、揉、勻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細如發(fā)的柔軟竹絲,經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內胎形狀、大小編織嵌合,使之成為整體如一的茶具。這種茶具,不但色調和諧,美觀大方,而且能保護內胎,減少損壞;同時,泡茶后不易燙手,并富含藝術品欣賞價值。因此,多數人購置竹編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擺設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