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CPI同比增長為6.2%,雖較7月份的高點6.5%有所回落,但仍處于警戒線上。目前有不少機構仍預測9月CPI將超過8月的水平。
CPI的持續(xù)“高燒不退”,手里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低迷的股市不是投資的好去處,民間借貸又隨時有崩盤的危險,大量避險資本開始流向藝術品收藏領域,隨即引發(fā)了國內(nèi)新一輪的民間收藏熱潮。
一時間,上至社會名流,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在收藏藝術品。電視臺的鑒寶收藏類節(jié)目越辦越多,收視火爆;古物鑒定專家成了時尚大忙人;收藏、鑒寶類書籍紛紛登上暢銷榜單。
不過,藝術品收藏是否真的能抵御通脹?它能否成為一種大眾投資的方式?這個市場已經(jīng)存在泡沫了嗎……針對這些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央視《對手》欄目專門組織專家就此事進行了辯論。
藝術品成新的投資渠道
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文化學者彭中天認為,任何時代的發(fā)展與進步都需要財富的引領,當科技引領經(jīng)濟發(fā)展后,文化將成為又一個引領發(fā)展的增長點。面對高通脹下的流動性過剩,資金缺乏有效的投資渠道,文化成為了一個巨大的需求。因為文化本身具有蓄水功能,也是天然的投資品種。
北京元亨利董事長楊波認為,“藝術品是比黃金更好的抗通脹工具。”當前的收藏熱潮很正常,因為股市低迷、樓市被限,資金需要找出路。流動性的泛濫造就了收藏品的繁榮,也迎合了"亂世黃金,盛世興收藏品"的古語。但是收藏要看具體什么東西,只有資源類的,存量少的藏品才更值得收藏,保值效果也更好。”
去年中國民間收藏文化創(chuàng)新論壇上公布的數(shù)字顯示,自2004年以來,中國藝術品收藏投資年回報率為26%,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為20%,已經(jīng)超過風險系數(shù)較高的股票和房地產(chǎn)。
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劉尚勇表示,“幾十年前,我們的文物幾乎一分不值,幾十年來我們看到一個現(xiàn)象,文物藝術品在不斷地回歸它的價值。”
專家建議:進入須謹慎
對此,媒體評論員石述思卻認為:“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盲目進入收藏領域只是一場災難。作為第三大投資理財工具,收藏的泡沫剛剛興起,總有一天會破裂。目前已在市場中形成一個投資炒作的完整作業(yè)鏈條,該行業(yè)各種規(guī)章不健全,監(jiān)管不到位。”
北京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館長白明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他認為藝術品投資市場已經(jīng)泡沫化了。“市場里有價位的虛幻性,就是在市場里面人為因素過多,背離市場規(guī)律,價格飆升。
作為資深的藝術品收藏投資人,白明并不建議大眾進入。他表示:“我認為首先應高端收藏,像字畫、名貴瓷器,它從來就不該是群眾性的、大眾性的,應該是小眾的。”
知名媒體人老梁對此也特別提示:“別的行業(yè)買一個假的可以到工商局投訴,可是這個行當買了假東西,只能愿你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