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覆輪非我國古陶瓷之術語,乃日本陶瓷界對于我國唐宋古陶瓷中一類外施黑釉、內(nèi)施或白或黑釉、口部外壁必呈一白線的茶盞的特定稱謂。自古以來,這類釉色反差強烈的古瓷生產(chǎn)量就很少,品位較高以致曲高和寡,其中之精品更為罕見。
圖中這只白覆輪茶盞,內(nèi)白外黑、折肩撇口,線條硬挺。底削出餅足,露出白色胎體。從其釉面和器型來看,該盞應是唐代鞏縣窯的作品,跨越千載保存至今實屬不易。
唐代是茶飲普及的時代。在之前的南北朝時期,飲茶之風僅限于南方,《洛陽伽藍記》中明確記載當時北方飲“酪漿”,南方飲“茗汁”。直到唐王朝統(tǒng)一全國后,南北方各族人民才普遍接受并喜歡上了茶飲。當時在民間,因佛教僧侶的提倡和禪宗思想的盛行,比丘去昏消滯的茶飲已是“人自懷挾,到處煮飲”。
另據(jù)史料記載,唐代大內(nèi)每每以茶湯侍奉,如《杜陽雜編》中便記載:“文宗皇帝尚賢樂善……常延文士于內(nèi)廷討論經(jīng)文,較量文章,令宮女以下侍茶湯飲饌”?梢姡柙谔拼牧餍谐潭仁嵌嗝磸V泛,上達天子,下至黎民,莫不為之傾倒。
當然,茶具中最主要的物件便是茶盞。唐人因飲用煎茶,故而注意湯花的變化,時人分湯花為“沫”、“氵孛”、“花”三種,尤其認為煎茶到“氵孛”而飲最為有益。如此以往,經(jīng)年累月中唐人不知不覺地對于茶盞與湯色的關系也開始了探索。
中唐時,競陵人陸鴻漸在其所著《茶經(jīng)》中就當時各窯出產(chǎn)的茶盞作了品評,影響至今。此中,以邢窯產(chǎn)品為典型的白瓷茶盞名列第二,僅次于“捩翠融青瑞色新”的越窯秘色青瓷。這大概也與唐代瓷器生產(chǎn)的“南青北白”格局有著莫大關系。
考察彼時白瓷,能與邢窯相媲美而成為唐代皇家用瓷的還有鞏縣窯的產(chǎn)品。該窯在今河南鞏縣,有小黃冶、鐵匠爐村、白河鄉(xiāng)三處窯址。李吉甫《元和郡縣志》中有“開元中河南貢白瓷”的記載,大明宮遺址亦出土有鞏縣窯白瓷。
本文所談的這只白覆輪茶盞正是此窯所出。這不禁令人想到或許它曾裝點過大明宮的某處殿宇,或許還被哪位妃嬪、文士把玩過一番,或許它的背后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此刻與筆者的偶遇,讓人備感因緣際會之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