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食具,有陶、瓷制品。器形一般為圓形,敞口,淺腹,平底。陶盤在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器形有敞口淺腹平底盤、侈口淺腹三環(huán)足盤、鏤孔高足盤、斂口淺腹高圈足盤、折沿六角盤等。夏代二里頭文化早期出土的灰陶盤,口微侈,淺腹,平底,下有三瓦狀足。東北地區(qū)夏家店文化中有假圈足陶盤。西周時期原始青瓷盤為敞口,淺腹,直圈足。春秋戰(zhàn)國時期原始青瓷盤的式樣很多。東漢以后,瓷盤直徑較大,器形與原始青瓷盤十分相似,通常用作耳杯的托盤。西晉以后,瓷盤成為食具中的主要品種之一,依據(jù)不同用途需要,歷代燒造式樣不斷增加,造型更為豐富,出現(xiàn)撇口、斂口、弧腹、折腹、圈足深淺等不同形狀。
高足盤盤式之一,南北朝、隋代瓷器中常見的品種。器形有大、中、小之分。形式為淺盤式,口沿外撇,盤心平坦,常有陰線圈紋,留有3個、5個或7個不等的支燒痕跡,下承以空心喇叭狀高足。清朝雍正時亦有燒制。
青花纏枝蓮高足盤
海棠式長盤遼瓷典型器之一,全器若海棠花形,盤面較扁長,折沿,淺腹,平底,多以三彩印花裝飾。瓷制品源于木制餐具。這種器物也常見于遼墓壁面。
攢盤始于明代萬歷朝,延續(xù)至清末的成套餐具。以分割成數(shù)件的盤或碗相攢組合為一個整體,故名攢盤或攢碗,又稱全盤、全碗。用以盛裝不同的小菜或果點(diǎn)。按其件數(shù)區(qū)別,又稱為"五子"、"七巧"、"八仙"、"九子"、"十成"。外部多以各種質(zhì)地的套盒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