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上午九點半,孫先生和朋友抬著自己的九件藏品,第一個走上了設在太原永祚寺雙塔下的舞臺,整個鑒定活動現(xiàn)場此時已是人山人海。“我自己收藏瓷器才兩年的時間,專業(yè)知識少,這次帶了這么多東西來,就想聽聽專家的點評,自己多學習一些。”
五一期間,《鑒寶》欄目專家組三位成員來到太原,在永祚寺雙塔下,為近千位山西藏友掌眼,并評出山西民間收藏中的十大藏品:遼金黃釉刻花龍紋斗笠碗、清康熙霽紅大缸、耀州窯刻花蓋盒、越窯鳳首執(zhí)壺、明代鎏金不動佛、宋代銀器一組、石雕屏插、明代仿李松人物故事冊頁、傅山墨竹花卉冊頁和馬文蔚“青峨心影”手稿。
值得一提的是,這十件價值連城的藏品中,有的是藏友從地攤上淘來的。
九件瓷器全是仿造藏友很坦然
孫先生從箱子里取出一件裹著毛巾的瓷器,小心翼翼地解下毛巾,告訴瓷器專家張寧,這是自己買來的清乾隆官窯青花釉里紅扁瓶。張寧戴好眼鏡,拿起瓶子仔細看了看,放下眼鏡,問孫先生:“這個扁瓶你花多錢買的?”
聽到專家這么問,孫先生一愣,隨即問:“花了一萬多,值嗎?”張寧告訴他,這個扁瓶是民國時期造的,“是一百年內(nèi)的東西,也就幾千元。”
孫先生又拿出第二件、第三件瓷器,在看到一件雙耳尊時,張寧戴上了眼鏡,仔細地看了看,說:“這個還可以,是晚清的東西。”鑒定完畢,張寧告訴孫先生,這九件瓷器中,除了那件雙耳尊,其他都是民國時期的東西。“你的東西有一些年頭,不是那種一看就很新的東西,但也不是特別好,差不多都是百年左右的東西”
雖然是民國的仿品,但孫先生的心態(tài)很好,他告訴記者:“我是兩年前才開始接觸瓷器的,我喜歡它,看見好看就買了。就算它們沒有多大的歷史價值,不能當收藏品,但擺在家里,當藝術品看看也挺好。”“個別藏友在收藏中有一定的盲目性,經(jīng)濟投入大,但收效小。”張寧說,“但山西藏友的理念和心態(tài)比較好,是抱著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目的來收藏。這位藏友的九件瓷器全是仿品,我給他解釋清楚后,他心態(tài)很平和,這很可貴,今后才能提高。”
“兒子,趕緊過來長長見識”
與此同時,在一扇木質(zhì)鑲玉屏風前,兩位藏友爭論地不可開交,一個說這是紅木的,一個說是紫檀木的,眼見無法說服對方,便一起去問持寶人。但持寶人很謹慎,說自己也不能確定這到底是什么材質(zhì)。
臨近中午,終于輪到這位持寶人上臺,剛才爭論的那兩位藏友也都靠了過來,想聽聽專家的意見。雜項專家楊寶杰摸了摸屏風,又仔細看了看,肯定地說:“是草花梨鑲漢白玉山水圖插屏。”并當即表示,這件藏品可以入圍“十大藏品”的候選名單。
楊寶杰解釋道,漢白玉的山水圖并不是人為制造的,而是漢白玉的自然紋理形成的,“是老天爺?shù)墓砀窆ぁ?rdquo;
隨即,持寶人又從一個紙盒子中取出一件銅漆金的造像。
看到這個造像,楊寶杰口中說著“不多見、不多見”站了起來。仔細看過之后,他告訴持寶人:“這是明中期的銅漆金道教天官造像。”并表示,這件銅漆金道教天官造像也可以入圍“十大藏品”的候選名單。聽到這個消息,持寶人顯得很興奮,不住地說:“太好了,太好了……”
此時,一位母親趕緊把自己的兒子叫到面前,告訴他:“兒子,趕緊過來長長見識,老在電視里看,這個可是真品。”說完,她與兒子一同和藏品合影留念。
二十年前地攤貨成為十大藏品之一
5月3日上午,山西民間十大收藏品最終確定。
“這件藏品是我二十多年前在地攤上買的,當時花了70元,是我一個月的工資呢。”越窯鳳首執(zhí)壺的持寶人告訴《山西青年報》記者,他年輕時就喜歡收藏,當時喜歡古玩的人很少,一次下班后,他在一個地攤前發(fā)現(xiàn)了這個鳳首執(zhí)壺,“我一看到它就覺得不是近現(xiàn)代的東西,當時就掏錢買下了。”
持寶人的女兒說,自己家里這種老東西有好多,都是父親買回來的,“前一段時間聽說河南有這樣的活動,我父親還打算去找專家鑒定鑒定,這不,正好《鑒寶》的專家來太原了,我父親就趕緊把他的好東西拿來了。”
持寶人說,收藏了這么多年,自己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初步判斷這是個宋代的東西,但自己也不能肯定,直到聽到專家的鑒定,他才放心了。
◆專家建議
瓷器組:張寧(北京首都博物館常務副館長)
“收藏瓷器,需提高自身修養(yǎng)”
在三天的活動中,來請專家鑒定瓷器的藏友最多。張寧說,收藏市場火了,但文物不因收藏群體的擴大而增多,所以仿品的出現(xiàn)是必然的,而且越來越真假難辨,藏友還需提高自身修養(yǎng)。
雜項組:楊寶杰(CCTV—2《鑒寶》欄目專家組成員,首都博物館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新玉的價值也不低”
藏友們來鑒定玉器的不少,但無一進入十大藏品,楊寶杰說,藏品中玉器雖然很多,而且老玉多,但參差不齊。“老玉不好把握,涉及沁色等問題,容易買假。”楊寶杰說:“其實,新玉的價值也不低,買對了和老玉差不多,因為玉的資源越來越少了。”
他提示藏友們,買新玉關鍵是選對玉質(zhì),“西方人喜歡寶石,中國人喜歡玉,所以俄羅斯、阿富汗等地產(chǎn)的玉也流入中國市場。有的商家用俄羅斯玉冒充和田玉,藏友們鑒別時可以在燈下看玉質(zhì),俄羅斯玉結(jié)構(gòu)松散,開片較大。”
書畫組:李元茂(CCTV—2《鑒寶》欄目專家鑒定團成員,北京國博文物鑒定中心書畫鑒定專家)
“買書畫,千萬別抱有撿漏心態(tài)”
李元茂大體統(tǒng)計了一下,三天中鑒定的書畫作品真?zhèn)胃髡家话,他提醒藏友:書畫收藏雖然升值空間很大,但不同作者的作品有區(qū)別,并不是舊版的就一定有收藏價值,名家的名頭不大,升值空間就相對較小。更重要的一點,李元茂認為是千萬別抱有撿漏的心態(tài),入門時一定要先請專家掌眼,一幅書畫的價格離開市場價的定數(shù)太遠,肯定是要吃虧的。“一幅價值十萬的書畫,有沒有價格上的伸縮?有!可能八萬能買到,但六萬肯定就買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