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陶瓷文化直接或間接地相互影響,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形式,佛教借助陶瓷滲透到人們的生活,我國陶瓷文化又因佛教文化而豐富多彩。
佛教的傳入與普及,影響和促進了我國陶瓷的發(fā)展。使我國的陶瓷不僅在型制上,更在裝飾上日臻完美。佛教中的人物、植物、法器作為瓷雕、圖案,作為佛教日用、陳設(shè)的器皿,廣泛用于飲食、祭祀中。
我國的陶瓷常常用佛教中的人物作為雕塑借以弘揚教義。維摩詰即維摩,意譯為“凈名”,《維摩詰經(jīng)》中說他是古代一位居士,是解脫境界現(xiàn)身說法的代表人物。飛天梵名“鍵闥婆”,意譯為“天樂神”、“吉祥天”,是歡樂和吉祥的象征,在佛教壁畫中常見。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是修行得道人的僧侶、佛的弟子。傳說釋迦牟尼有16個弟子,稱“十六羅漢”,傳入中國改為“十八羅漢”,五代時又增至五百羅漢。力士有世俗和佛教兩種,元代藏傳佛教對統(tǒng)治者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與藏傳佛教有關(guān)的陶瓷日用器皿開始流行。
賁巴壺是一種佛教專用器物,相傳釋迦牟尼平生有九龍灌頂事跡!独阗そ(jīng)》中說:“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又傳聞天竺國王即位須以四海之水灌頂以表祝愿。故我國藏傳佛教將賁巴壺專用以宗教儀式。
僧帽壺是元代出現(xiàn)的新器型,口沿一側(cè)設(shè)流,另一側(cè)口沿高起似僧帽,束頸腹部鼓出,下承圈足,器蓋臥入口沿之下,呈圓形,較平坦,一側(cè)伸出遮流,上有扁圓鈕,因型似僧侶的法冠而得名。
多穆壺也是元代出現(xiàn)的新器物,形如直筒,上部略小于下部,上部一側(cè)出一流,另一側(cè)有曲柄,頂部半周高起,作僧帽狀裝飾有蓋,壺身有三周較寬的凸弦如箍,上下以歸并條連接,相交處有圓釘。是仿木制或銀制的“索拉”,“索拉”分為有流和無流兩種,前者是酥油茶壺,后者盛放大米和人參果。據(jù)稱多穆是滿語奶茶,多穆壺即奶茶壺,它在藏傳佛教的教徒中流行。
高足杯上部為侈口碗,下承竹節(jié)形或圓柱形高足,足下端稍外撇,足內(nèi)中空無釉,足和碗間以胎泥相接。據(jù)考,藏語高足杯稱為“噶予域仁”,主要用來盛酒或放人參果、大米做成的食品,是藏傳佛教中具有極高地位的供器,使用時將高足杯插入金屬器座中,一般置于寺廟的主佛前,平時則收藏在特制的杯套中。
我國的陶瓷雕塑,糅合了泥塑、石刻等藝術(shù),特別是吸收佛教藝術(shù)及石窟造型的精髓,故造型優(yōu)美、技藝熟練。甚至連衣冠服飾、社會生活也生動地反映了佛教文化的特點?脊艑W(xué)者1955年在北京西城區(qū)出土了瓷雕《影青觀音》,高66厘米,觀音頭戴寶冠、身披袈裟和瓔珞飄帶、體態(tài)勻稱端莊、臉容腴潤、神情溫雅慈祥,確有一種大慈大悲、降福救難的獨特氣質(zhì)。分析其制作方法是先用瓷土捏制出形體輪廓,再用刀具精工細雕,瓔珞飄帶則是貼上去的,施上明澈瑩潤的影青釉經(jīng)高溫一次燒成,具有清新雅致的藝術(shù)效果。我國的陶瓷不再簡單地就塑像而模仿,如七級塔式蓋面繪蓮葉脈絡(luò)紋,就是把這些佛教人物融入各種陶瓷器皿中,既再現(xiàn)了佛教的宗旨,又豐富了陶瓷的使用功能。
與佛教有關(guān)的圖案都成為陶瓷裝飾極為普遍的題材,其使用功能也擴大了,并不局限于佛教供器上使用了。纏枝蓮紋是借鑒佛教藝術(shù)中的忍冬、卷草紋之類波形紋,同時把它和漢代彩繪以及漆器上的云氣相結(jié)合,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纏枝紋。元明以來八寶一直是青花瓷器的主要圖案,但到了清乾隆時,卻制作成了精細的粉彩瓷器,佛教的達摩、觀音等瓷雕得到了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