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是指一種白地藍花的瓷器,其制作方法是在成型的瓷坯上用青花料描繪各種圖案花紋,然后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溫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由于它具有藍白對比,色彩鮮明而典雅大方的特點,因此從元代晚期迄今的六百多年中,一直是中國瓷器生產(chǎn)的主流。關(guān)于青花瓷器的起源,從其釉下彩繪的工藝和所有青花鈷料來看,已有悠久的歷史。
釉里紅瓷,是指用銅的氧化物(銅花)為著色劑配制的彩料,在呸體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呸胎土)描繪紋樣,再蓋一層青白釉,然后裝匣入窯,經(jīng)1250C~1280C的強還原焰氣氛,使高價銅還原成低價銅,呈現(xiàn)嬌妍而沉著的紅色花紋的瓷器。
釉里紅瓷和青花瓷一樣,是景德鎮(zhèn)元代陶工的杰出創(chuàng)造。它倆不但降生的時代相同,而且在工藝制作、裝飾題材與畫風(fēng)等方面都極為相似,可謂一對惹人喜愛的孿生姐妹。然而,由于釉里紅有嚴(yán)格的煅燒條件,燒成范圍狹窄,比起青花來要嬌嫡的多,所以其品種、產(chǎn)量及所產(chǎn)生的影響就不如青花瓷了。但它具有青花不備的那種紅寶石般的富麗感,加上難于燒成而導(dǎo)致的“物以稀為貴”的原因,歷來十分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