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國勞動人民擅長用各種動物作為銅器、陶器和瓷器的裝飾,或者把整個器物做成動物的樣子。這件三國(220年至280年)時期的雞首壺就屬于這一類,是瓷器中的精湛之作。
雞首壺,是三國末年兩晉時期越窯、甌窯的一種新產(chǎn)品,以后各地窯廠都有燒制。這件雞首壺是1989年安徽省馬鞍山市宋山東吳大墓出土的。壺高19.2厘米,口徑10.5厘米,口較小,短頸,斜肩,鼓腹,平底。肩上塑一雞頭作壺流,昂首張嘴,高冠睜眼,形態(tài)生動。后肩上貼附翹起的短尾,首尾相應(yīng)。壺的肩部刻劃三首弦紋,并置有對稱的兩個半環(huán)形耳,耳上飾蕉葉紋。通體施青釉,釉色勻凈。壺底無釉,胎色灰白,質(zhì)地堅硬。三國、兩晉時,壺和罐容器沒有配制蓋,常以碗碟作為蓋。東晉開始,壺罐才較多地配制器蓋。此壺出土?xí)r未見碗碟之類蓋。
雞首壺是六朝青瓷中的典型器物之一。早期的雞首壺多數(shù)是在小小的盤口肩部,一面貼個雞首,另一面貼雞尾,雞頭都是實的,完全是一種裝飾。東晉時,壺身變大,雞頭有頸,引頸高歌,后安圓股形把手,上端貼在器口,下端貼于上腹。到東晉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還飾有龍頭。到了隋代,壺身變得修長,口頸加高,柄飾龍頭更為普遍,造型優(yōu)美,而且更適合于實用。馬鞍山地區(qū)歷年來出土了大量六朝時期的雞首壺,它們的形制多樣,構(gòu)思巧妙,演繹出不同時期實物造型的發(fā)展序列。比較清楚地看出,雞首壺是由三國、西晉時矮身、鼓腹、短尾等造型特點向高體、長頸、長尾上翻成曲柄的形式逐漸演變?脊沤绱饲耙恢闭J(rèn)為吳、西晉的雞首壺,雞首不能傾注,只是一種裝飾。而馬鞍山市宋山東吳墓出土的兩件青釉雞首壺(有雌雄之分),雞首與腹相通,充當(dāng)流的作用。既有裝飾美,又實用,揭示了西晉以前三國時代雞首壺的造型特點,即造型秀美,制作規(guī)整,使用方便,反映了越窯在三國時期已具有相當(dāng)高的燒成技術(shù)及制瓷工藝。
這件三國越窯青釉盛酒(水)器,埋藏地下1700多年,至今仍然釉色瑩潤,保存完好,不可多得。1992年該壺被選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精美圖冊《中國文物精華》之中,屬國家一級乙等文物,現(xiàn)藏馬鞍山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