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罐 配有蓋的罐。新石器時代有的陶罐上已配有專用蓋,如甘肅武威皇娘娘臺出土齊家文化蓋罐,蓋的形式似倒置敞口碗。1955年江蘇南京趙士崗出土的紅陶人物飛鳥罐,蓋似倒置直墻洗。南北朝時期比較注重蓋鈕的裝飾,如1965年出土于江蘇句容張廟的青釉覆蓮罐,蓋呈傘狀,鈕作方蓮瓣式。宋以后蓋鈕的裝飾比較豐富,有獅鈕、玉免鈕、塔式鈕、寶珠式鈕等。
五聯(lián)罐 五罐相聯(lián)的一種罐形,是流行于東漢時期的陪葬冥器。造型為置于中心的大罐肩部或周邊附堆起4個小罐或壺,腹間互不貫通:此外器身還堆塑各種瑞獸、飛禽。罐蓋作為雙線半環(huán)鈕或鳥形鈕兩種。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收藏的一件五聯(lián)罐裝飾比較簡練,4個相同大小的罐排成方形,中間置一較小的罐,五罐相連。這種罐式多流行于廣東、廣西、湖南、福建一帶。五聯(lián)罐在三國以后演變?yōu)槎阉軜情w的谷倉罐。
雙唇罐 又稱復(fù)口罐、雙口罐、流行于東漢末至南朝時期的一種罐式,多出土于江南地區(qū)。造型為雙重口,內(nèi)口直,外口略低于內(nèi)口且外侈,溜肩,圓腹,腹下內(nèi)收,平底,與今泡菜壇形狀相似。從出土情況看,西晉以前的雙唇罐器身較矮,肩部飾有扁條狀豎系、橫向半環(huán)四系;東晉以后,器身增高, 內(nèi)口直徑較大,肩部亦有半環(huán)形系。 字串9
鳥食罐 盛放鳥食的小罐。江蘇鎮(zhèn)江東漢永元十三年(101年)墓曾出土有黑釉器。傳世品中偶有唐宋時期遺物。從器形方面看,明宣德時期景德鎮(zhèn)燒制的種類最豐富,有缽式、瓜式、橫向竹節(jié)式、筒式、罐式、水盂式等。各式鳥食罐的一側(cè)均有固定用的環(huán)狀系。此后各代所燒制的鳥食罐多仿宣德款式。
堆塑谷倉罐 又稱谷倉、喪葬罐、魂瓶,由東漢五聯(lián)罐發(fā)展而來,是專為陪葬燒制的冥器,流行于三國吳、兩晉時期,有陶、瓷制口。南京博物院收藏有東吳鳳凰二年(273年)紅陶堆塑人物飛鳥谷倉罐,主體為唇口式深腹罐,佛像、麒麟、朱雀、鋪首銜環(huán)等紋飾貼塑于罐腹四周,口部有雙闕、人物、鳥雀等,頂部有倒置直墻洗式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青瓷谷倉罐最有代表性,罐口部不僅有雙闕、樓閣、人物、鳥獸等貼塑,罐的肩部還有伏龜馱碑,碑文有"永安三年"紀年。1978年浙江慈溪鳴鶴瓦窯頭出土的西晉堆塑谷倉罐,造型雖然與上述二例相似,但罐上部的堆塑著重表現(xiàn)了豪門貴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樓閣建筑,在莊園門前有歌舞伎樂俑,以及飛鳥、牲畜等。
塔式罐 帶有佛教特征的一種罐式,多由罐和罐座兩部分組合而成,流行于唐代。出土于陜西銅川黃堡鎮(zhèn)的黑釉塔式罐,罐形作翻沿唇口,短頸,溜肩,圓腹,腹下部漸收,貼有模印葉紋。鏤空多邊形底座飾有佛像、花卉等。罐蓋為七級空塔形,頂端塑有屈腿直身、撫頭按膝、舒目遠眺的小猴。唐代墓葬出土的三彩陶塔式罐最為常見。江西九江市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青花牡丹紋塔式罐可謂唐代塔式罐的延續(xù):修長的腹部繪青花紋飾,取代了繁瑣的貼花,肩部堆塑兩對獅、象首,蓋作六棱七級重沿塔式。
橫栓蓋罐 又稱夾耳蓋罐、夾梁蓋罐。罐式之一。1955年出土于廣東番禺石碼村五代南漢墓的一件,器形為直口,豐肩,以下漸收,長圓腹,圈足。肩部有兩對對稱的板式帶孔鈕座。平頂蓋兩側(cè)對稱的位置伸出長方形帶孔橫栓,蓋合時橫栓插入鈕座,與鈕座的軸孔相合,可以在兩孔中插銷固定,或只固定一側(cè)的軸孔,器蓋能自由開合而不脫落。此類罐式標本,在長沙窯、越窯遺址中也有發(fā)現(xiàn)。
荷葉形蓋罐 罐式之一,流行于元代。南北窯場均有燒制。因罐口覆有荷葉形蓋而得名。1980年11月江西高安出土的青花云龍紋荷葉形蓋罐,罐體渾圓,荷葉形蓋邊緣有波狀曲折,以蓮桿為鈕,并以鈕為中心用青料繪出旋轉(zhuǎn)放射狀葉脈紋。此外亦有用凸起的線紋作荷葉脈紋的。明永樂、宣德時期繼續(xù)燒制,荷葉蓋沿的曲折起伏比元代大。
四靈塔式罐 帶有宗教含義的一種罐式。出現(xiàn)于元代,是從唐代塔式罐發(fā)展而來的。江西省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釉里紅四靈塔式罐,平口,短頸,溜肩,腹部下收,平底,腹部貼塑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帽形蓋覆于罐口,蓋頂作喇嘛塔形,塔基為六棱形須彌座,塔龕內(nèi)有一尊佛像,塔剎的根部有仰蓮瓣紋。
鏤空罐 元、明時期流行的罐式。有陶、瓷制品。陶瓷制品出現(xiàn)的時間較早,甘肅武威皇娘娘臺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紅陶雙耳罐,腹下部有三角形鏤空裝飾;1965年出土于河北保定的元代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腹部采用鏤空透雕工藝作裝飾;明代琺華罐也多采用鏤空技法裝飾罐的腹部。
軸頭罐 流行于明、清的一種罐式。明永樂時期創(chuàng)燒,因罐體似卷軸畫的軸頭而得名。造型為上小下大,斜直腹,圜底內(nèi)凹,頸、腹之間有板沿,弧形帽式蓋。清康熙、雍正朝多有仿制。
冬瓜罐 罐式之一。斂口,豐肩,長圓腹,假圈足,寶珠鈕平蓋,形如冬瓜,故名。其形制始見于湖北武漢龍泉明永樂年間楚昭王墓出土物,此后歷朝未再見這一造型,至清代道光朝再度出現(xiàn)并成為晚清時極為流行的器形。道光、咸豐時蓋鈕似寶珠,同治以后則呈燭焰式。
法輪式罐 又稱為戟法輪式罐,明宣德朝出現(xiàn)的罐式。直口,豐肩,廣平底,罐肩部有凸起的8個長方形平面扳手,上繪青花折枝花卉;罐身分層飾有青花八吉祥紋、藍查體梵文。蓮瓣紋罐蓋頂部下塌,蓋內(nèi)書有"大德吉祥場"篆書銘文,罐底亦有同樣的文字與之相對應(yīng),為佛教法器。
壯罐 罐式之一。流行于明、清時期。造型特征為直口,折肩,筒腹,腹下內(nèi)折,帶蓋。罐口、足直徑基本相同。明宣德時制品釉面肥潤。清代乾隆年間多有仿制,釉層較薄。
蟋蟀罐 專門畜養(yǎng)、斗弄蟋蟀的罐。有陶、瓷制品。燒制地區(qū)比較廣泛。瓷制品以景德鎮(zhèn)為主,明宣德時期燒制的器形為鼓式,蓋下凹,有錢形氣孔,蓋內(nèi)豎寫六字單行青花款,器底有六字雙圈年款。萬歷時期,造型變化較多,有圓、方、梅花、瓜棱、扇面、八方等形式。清代仍有燒制。
天字罐 明成化年間的一種小型斗彩蓋罐,因罐底無邊欄的青花"天"字而得名。器形為直口,短頸,圓肩,鼓腹下部內(nèi)斂,內(nèi)挖圈足,附蓋。蓋多平頂微凸,直壁,覆于罐口。罐腹主紋多為海馬紋,還有海水龍紋、纏枝蓮紋等紋飾。天字罐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均有仿制,康熙朝仿品胎體厚重,雍正、乾隆朝胎薄質(zhì)細,釉下可見明顯的旋紋。
蓮子罐 流行于明崇禎朝的一種罐式。直口,垂肩,長圓形鼓腹,圈足,附蓋,蓋面略鼓,整體造型似一顆蓮子。
將軍罐 一種罐式,是佛教僧侶盛斂骨灰的器物。因?qū)氈轫斏w形似將軍盔帽而得名。初見于明代嘉靖、萬歷朝,至清代順治時基本定型。清康熙朝最流行。罐身為直口,豐肩,斂腹,平面砂底,附寶珠頂高圓蓋。
瓜棱罐 罐式之一,明代較為流行,因罐身呈瓜棱形而得名。嘉靖、萬歷時燒制量較大。
粥罐 罐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時始創(chuàng)。器形為直口,圓肩,深腹,底微斂,圈足,器肩部有對稱雙孔,可系繩索或配金屬環(huán)以便提攜。同治以后,粥罐使用廣泛,產(chǎn)量猛增。
鼓罐 罐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道光年間。器形似鼓,一般無蓋,罐身上下部各飾一周凸起的鼓釘,腹部巾塑一對鋪首銜環(huán)。唯有雍正朝的開藍釉鼓罐器口配蓋。
日月罐 一種罐式。斂口,溜肩,長圓腹?jié)u收,圈足,弧形圓蓋若太陽,腹側(cè)貼雙耳若月牙,故稱"日月罐"或"月牙耳罐"。始見于清代康熙朝,為雍正至道光時期官窯獨特器形之一。
西瓜罐 一種罐式。斂口,圓腹,形如西瓜,又似寶珠,故南方稱其為"西瓜罐"或"西瓜壇",北方地區(qū)稱為"一顆珠罐"。其形制創(chuàng)始于清代乾隆朝,延續(xù)至清末民國。平蓋,蓋鈕早期若寶珠,晚期形如燭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