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詩人陸龜蒙在《秘色越器詩》中贊美越窯瓷器的釉色為:“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越瓷的釉色以青為主,青中帶灰,形成特有的“艾葉色”,晶瑩潤澤。越窯創(chuàng)燒于唐朝至五代時期,燒制技術至宋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在當時的吳越一帶,即現(xiàn)在浙江的余姚、上虞、諸暨等地出現(xiàn)了大量的越窯古窯址,這表明了盛唐政治安定,經(jīng)濟繁榮,制瓷業(yè)興盛。從五代 公元907 960年 起,制瓷業(yè)開始設立“御窯”即“官窯”,產(chǎn)品專供宮廷使用,越窯瓷器作為御用的也稱為秘色瓷,宋人曾慥《高齋漫錄》說:“吳越秘色窯,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秘色實即還原焰經(jīng)1300℃高溫燒成的,釉色即所謂艾青、湖綠、翠青的“千峰翠”色。 本件藏品是一件五代越窯瓜棱云紋雙系梅瓶,瓶高31厘米。梅瓶是古代的儲酒器,釉色為典型的艾青色,通體施釉,圈足支燒,底部陰刻“內(nèi)”字(見圖),可見這件作品是當時供“內(nèi)府”使用的官窯器。整件梅瓶刻有六條瓜棱線,并在瓶體上以本色釉劃刻六朵飄帶立云紋,瓶肩部塑二圓孔,便于穿繩系帶,瓶口外卷,亭亭玉立,美不勝收。五代梅瓶與后世梅瓶稍有不同的是口頸稍長、肩腹較寬,并帶有雙系,這是梅瓶初創(chuàng)時期的特征,不過那時這種作為酒具的窯器,不稱梅瓶,而叫酒經(jīng)、經(jīng)瓶,至晚清“梅瓶”稱謂才出現(xiàn),因其小口僅能容納一枝梅而得名。
2005年,紐約蘇富比拍賣公司秋拍,曾以46.04萬美元,拍出了一件器高39厘米的五代越窯刻花帶蓋梅瓶,得主是臺灣私人收藏家,刻花圖案也是飄帶立云紋。由此可見梅瓶因其精湛的工藝以及獨特的人文價值,給人以極高的藝術享受,是收藏拍賣市場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