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窯不屬于一系,但它們是“名窯林立”階段的重要品種,因為影響巨大,所以專門列出。
(1)官窯:“官窯”的基本含義是皇家、官方營建,主持燒造瓷器的窯場。不計工本,以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窯制,工藝最精良的工匠燒制。
產(chǎn)品不具有商品性質(zhì)(在特殊情況下,也有宮廷選擇之后出售、外銷、賞賜等),僅供宮廷使用,嚴禁民間使用。官窯雖然只為滿足最高統(tǒng)治者的糜費,但都促使中國制瓷業(yè)之精益求精。明洪武以后直到清代“官窯”,與早年“官窯”性質(zhì)有一些區(qū)別。“官窯”的起源一般認為可追溯到唐、五代,如唐代“秘色瓷”之“秘”,如五代吳越錢氏宮廷壟斷越窯精品生產(chǎn),使之成為自己的官窯。據(jù)文獻記載,北宋時,朝廷在汴京設(shè)置官窯,史稱北宋官窯。近年來,有的學者認為其產(chǎn)品就是“汝窯”亦不無道理。南宋時,建立修內(nèi)司和效壇下官窯。北宋官窯和南宋修內(nèi)司官窯遺址至今尚未確認,一說近年發(fā)現(xiàn)的杭州老虎洞窯可能就是修內(nèi)司窯。因為官窯產(chǎn)品民窯不得仿燒,所以有的專家認為官窯不會形成窯系,而且它的燒制技術(shù)密不外傳,燒造過一批瓷器后,瓷窯要被毀棄。生產(chǎn)狀況亦是嚴格守密,所以文獻筆記中罕有詳細記載。其實,官窯技術(shù)中明顯受越窯“秘色瓷”,耀窯五代產(chǎn)品,鈞窯、汝窯、龍泉窯工藝的影響,只是提純,擔高罷了。
官窯產(chǎn)品以生活用品和陳設(shè)用器為主。宋代官窯主要器物有碗、盤、碟、洗、瓶、爐、尊、及仿周、漢時期青銅壺等式樣的瓷器。早期釉色有粉青、青灰,青黃等,晚期采用厚釉工藝,追求釉色的玉質(zhì)感,在素燒過的坯胎上反復(fù)施釉,裹足支燒,在器底部留下細小支釘痕。有的周身布滿冰裂紋,口足呈紫色。宋代官窯的貫耳瓶,直口,細長頸,鼓腹下足。一般認為,杭州烏龜山窯址即為郊壇下官窯,又有人認為杭州老虎洞窯為修內(nèi)司官窯。
所謂“傳世官窯器”的特點,胎質(zhì)細膩堅致,器壁薄,胎色黑或紫褐;釉色有天青、粉青、月白、油灰、綠、米黃色,釉層肥腴瑩潤,玉質(zhì)感很強,釉面有各種開片;器型有碗、盤、碟、洗、盞托、直頸瓶等,還有仿古銅、玉器樣式的瓷器。
官窯器的仿偽,自宋元以龍泉產(chǎn)品的高檔化,就搞得十分復(fù)雜化,有的已難以定奪。從明代的仿品看,一般胎色較白,即便是仿紫褐色胎也是在白色瓷胎外面深色使然。清代大量仿燒,雍正朝工藝之高,甚到連乾隆皇帝都不辨真?zhèn)。近現(xiàn)代有一種深色胎,但質(zhì)地粗糙,是機器制作而非手工制品。仿品的釉層都不似原件那樣肥厚滋潤,變得較薄,有的還趨于透明,釉面的開片極不自然。官窯瓷器固有的支釘痕往往不見,仿品做成無包釉支燒者,支燒痕圓正而不自然。造型上往往出怪民品種,基本上失去了宋代特有的秀美,而顯得粗笨。
仿偽官窯的地點主要在景德鎮(zhèn),近年也擴大到河南、陜西、浙江等地。
(2)汝窯:位于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又稱青龍寺),燒造時間約是北宋神宗到徽宗(公元1068-1125年)時期,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
汝窯器物胎較薄,但細膩、堅致,色如香灰,迎光可見微微紅色,坯修得相當精細、規(guī)整。釉以天青色為主,還有天藍、粉青、豆青、蔥綠等色,釉面勻凈較薄,開片可分牛毛紋、柳葉紋、魚籽紋、蟹爪紋等。器型有盤、碟、洗、瓶、尊、碗、盞托、水仙盆等,盤、碟、洗、碗多為圈足外卷,多采用滿釉裹足支燒,足底心有三至五個細小的支燒痕。盤和洗的數(shù)量最多,盤有花口、敞口、圓口、斂口等。汝窯盤敞口,斜壁,圈足,淡青色釉,釉面有細碎開片,采用滿釉支燒(圖1-54)。瓶有棒槌瓶、長頸瓶、長頸撇口瓶。尊有三足尊、出戟尊,還有六瓣花口的盞托和橢圓形的水仙盆。汝窯器以素面為主,個別有紋飾的有銘文“奉華”、“蔡”兩種。
汝窯的仿偽品自宋元起各朝皆有,特點是:胎多為注漿模制,胎壁較厚,胎色偏白,迎光看并無真品能見的微紅色。釉色清澈透明,有賊光,無真品那樣的肥厚釉和釉面的珍珠狀開片,而呈現(xiàn)直線網(wǎng)狀開片,造型不夠大方,有過大或過小器皿。汝器中常有五代耀窯素面器、鈞窯器等混入,需要嚴加鑒定。另外,汝窯與官窯器有的也難以區(qū)分。汝窯仿制地區(qū)曾集中于景德鎮(zhèn),近年河南、陜西、江蘇、浙江等地都有仿燒。
(3)哥窯:哥窯也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特色是釉面布滿碎片紋,又稱“百圾碎”。
“哥窯”器以其高貴的器類,新民的造型,變廢為奇的創(chuàng)制,從宋代起即引起人們激賞,由此還衍生出一些神話傳說。然而,哥窯燒制的確切時代、地點、哥窯的性質(zhì),它與官窯的關(guān)系等等,都成為古瓷研究中誘人的謎團。至于龍泉地區(qū)哥窯瓷器的特征是:灰白色胎,胎質(zhì)粗糙,胎壁較;施淺灰色青釉,釉層較厚,釉較透明而有玻璃光澤;釉面的開片大小相錯,深淺有致,形成所謂“文武片”;又因為窯內(nèi)作用加人工染色,形成“金絲鐵線”,及品類繁多的名目,一般都具有“紫口鐵足”。用匣缽裝燒,內(nèi)置墊餅或墊圈,墊燒工具的質(zhì)地很細膩。傳世哥窯器中,還有鐵骨胎、深灰胎、土黃色胎,胎壁較厚;釉色有炒米黃色,淺炒米黃色,不透明 ,其光澤如人面上微汗沁出。器型有魚耳爐、三足爐、乳丁爐、貫耳瓶、直頸瓶、穿帶瓶、膽瓶、五足洗、碗、小罐、花盆、仿古觶等。南宋哥窯的灰白釉四瓣口洗,深灰色胎,施灰白釉,釉面開片,呈“金絲鐵線”。花口,深腹,釉及底,底有四個小支釘。 字串5
仿偽哥瓷從明代起大量出現(xiàn),以明代優(yōu)秀產(chǎn)品以及清前三朝產(chǎn)品為代表,其新異、逼真程度往往使鑒定家十分為難。一般來看,仿品胎色偏白,有的釉面有賊光,有的釉層過透亮,也有的失透,缺乏生氣。仿品的釉面開片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填色,易于識別。真品的開片呈現(xiàn)一種自右上向左下的自然走勢,而仿品的開片,紊亂而無規(guī)律。仿品的足部常常上寬下狹,恰與真品相反,有的在器足上涂黑褐色釉做出假“鐵足”。手感偏重或偏輕。真品多為小件器,而防偽者有大器。有的用著油污來作舊。
民國前仿燒地點以景德鎮(zhèn)為主,據(jù)說日本也有仿燒。近年來幾乎全國都有防偽,產(chǎn)品數(shù)量巨大,各地形成自己的一些特點,產(chǎn)品的優(yōu)劣程度差異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