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企業(yè)的“老總”常常會面臨這樣的一種尷尬,自己的兩個得力助手為公司的發(fā)展各自提出了一個改進方案或投資項目,公司只能擇其一而行之。這兩種策劃的捉刀人針鋒相對,用了其中的一個策劃,就可能傷及另一個策劃提出者的自尊或積極性。且其中較具強勢的一方已經(jīng)聲言:如果他提出的方案被否決就堅決辭職。這就使得“老總”在選擇方案與留人用人之間難以拍板,我們可以把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納策”與用人的關聯(lián)困境。
在兩位助手為自己的左右臂膀,兩人各有所長又不能兼優(yōu)的情況下,似乎納策,即方案選擇的唯一性與用人的兼容性難以兩全,這顯然是受了傳統(tǒng)用人觀念的束縛。我國戰(zhàn)國時代曾經(jīng)活躍著一個策士階層,他們的榮辱正是以自己提出的方略能否被采用息息相關的,其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蘇秦張儀者流。蘇秦原來自以為學有所成,但是離開老師后,他起初的政治主張并沒有人買帳,窮困潦倒,連家人也看不起;經(jīng)過一段懸梁刺股的揣摩,連橫之說被山東諸國采納之后,即身價驟升,統(tǒng)掌六國相印。當時的形勢是列國紛爭,強以兼人,弱以圖存,希望有所作為的君王們大多求賢若渴,當他們被策士們的方案打動,決心下定之后,國家的命運在此一舉,往往要對策士委以重任,納策與用人就這樣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風氣以后就被沿襲下來,后來的封建統(tǒng)治以策取士,便成了一種定制。
應當承認,納策與用人的緊密相聯(lián),相對于封建世襲來說,也是一種進步。在打破天定門閥等級的前提下,策士與君王“論行結(jié)合”,合則結(jié)交,不合則去而之他,與鼓勵耕戰(zhàn)一樣,具有積極的意義。然而這仍然是一種人治,容易助長投機取巧和“釋本而事口舌,以取尊榮”的詭辯之風。像蘇秦這樣的策士在政治上形成一定勢力后,往往在策劃謀略上翻云覆雨,以左右時局,所以又被人們稱為“傾危之士”,他們也多成為自己策劃謀略的犧牲品。一個立名之士拿他的智能辯說出賣,游說諸侯以顯名也無可厚非。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一個人能夠統(tǒng)觀天下風云,提出切合實際的方略,確實也能說明其非等閑之輩。一個人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提出的方案,由他負責實施或許會更加不遺余力。但是隨著封建吏治的腐敗,以后的以策取士便逐漸徒具形式:“策”用與不用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在于取士或者出仕。后來的讀書人便苦心孤詣于“策對”取勝,把它作為致仕的敲門磚,進了門之后,“策對”也就被束之高閣,大家并不在意其是否被認真執(zhí)行。事實告訴我們,納策與用人是可以分離的,不必一定要把兩者緊緊捆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