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裝燒方法之一,又稱“伏燒”。相對正燒而言,是把盤、碗一類的坯件反扣在窯具上的支燒方法?煞譃橛钥诟矡兔⒖诟矡齼煞N。釉口覆燒至遲在南朝已經(jīng)出現(xiàn),為無匣裸燒,即在支燒臺上置齒形墊圈,碗坯反扣在支燒臺上,齒形墊圈(或三角墊餅,或無墊燒具的澀圈疊燒)頂住碗的內(nèi)心,在朝上的碗底上置放一個墊具,然后依次反扣,如此重復(fù)可疊5至10層,唐以前使用實心柱狀支座作支燒臺,唐代始出現(xiàn)一種形如反扣喇叭形的支座。此種無匣裸燒覆燒法首先流行于四川一些窯場,起自南朝,延續(xù)至宋。此外,唐代山西平定窯、渾源窯,西夏寧夏靈武窯,五代至金河北磁縣觀臺窯都曾使用過此法。另一種釉口覆燒發(fā)現(xiàn)于南宋四川瓷峰窯和河北磁縣觀臺窯,稱為砂墊覆燒,方式是以碗形支托為底,以五、六堆砂堆為間隔置于倒扣的碗足上,依次類推,其口沿懸空,故口沿有釉。芒口覆燒最早見于江西南朝洪州窯對口燒方式。北宋的芒口覆燒最早起源于定窯。最初的是多級碗形、盤形覆燒,用來覆燒規(guī)格大小不一的器物、后來又發(fā)現(xiàn)了筒形匣缽支圈覆燒,大大提高了裝窯量。這種工藝宋、遼時期向四方擴散,在北方接受這一技術(shù)的有河北磁縣觀臺窯,河南湯陰縣鶴壁窯、新安窯、陜西旬邑縣安仁窯、寧夏靈武窯、內(nèi)蒙古遼上京窯、赤峰缸瓦窯等。北宋后期芒口覆燒南傳,景德鎮(zhèn)湖田窯和浙江泰順玉塔窯同時接受了這一技術(shù)。北宋中期到南宋早期,湖田窯采用多級墊缽和多級墊盤覆燒,南宋中后期采用定窯的支圈組合式覆燒。芒口覆燒留下粗糙的芒口,從而導(dǎo)致了覆燒工藝不能持久,逐漸走向衰亡。 (見圖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