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沿部位無釉而有芒刺的瓷器。芒口瓷的產生是北宋定窯采用覆燒工藝的結果。宋以前,瓷器的裝燒工藝無論南方還是北方均采用匣缽套裝疊燒,即每個匣缽裝一件瓷器,數(shù)個匣缽疊成匣缽柱,排列于窯床上。此種裝燒方法占用空間較大,產量有限。北宋中期河北定窯率先改革裝燒方法,采用覆燒工藝,將同樣規(guī)格的碗、盤等器物口朝下疊碼在匣缽中,其間以墊圈相隔入窯燒造。同樣窯爐,同等燃料,采用覆燒工藝要比疊燒工藝產量高出許多,覆燒工藝使用的墊圈質地與器物胎質相同,高溫燒造時二者膨漲系數(shù)一致,因此采用覆燒法產品的成品率相當高。所以覆燒工藝一出現(xiàn),很快被接受并推廣,北方的霍窯、南方的湖田窯、德化窯等也先后采用覆燒工藝大量生產芒口瓷。芒口瓷產品主要以碗、盤為大宗,器形簡單,器壁較薄。裝飾以印花紋為主,也有少量刻花劃花。紋飾題材有雙魚、荷花、菊花、纏枝花卉等。印紋一般略顯呆板,刻花紋飾較生動流暢。芒口瓷因其口沿無釉有毛澀感,影響使用效果。為了彌補這一缺點,當時用金、銀、銅鑲飾其口,稱為扣(釦)金、扣銀或扣銅,故有“金裝定器”之稱,其作法是根據(jù)器物口沿大小、毛澀寬窄選料,將裁好的金屬薄片制成截面呈倒U字形,套在瓷器口沿上,再用木制工具輕輕敲打,使其牢固咬住器口。鑲飾金裝的芒口瓷愈顯華貴典雅。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北宋鑲金口刻花紋盤即為典型的高檔“金裝定器”?劢鸸に嚥⒉粡碗s,然而瓷器口沿薄且脆,在上面鑲飾敲打如覆薄冰,增加了工藝成本,故民間使用芒口瓷不需要裝飾。芒口瓷長期使用口沿易掛污垢,不易清洗,所以元代中期以后,芒口瓷終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