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五彩在當時雖不算最名貴的瓷彩,但由于清三代瓷器工藝普遍精湛,因而它們在中國瓷品收藏歷史上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如果有幸覓得存世極少的孤品,價格會因此連翻好幾倍。
佛山市民冼先生收藏著一件輕易不示人的“鎮(zhèn)宅之寶”:不怒而威的劍眉、狹長的星目、高挺的鼻梁……神態(tài)安詳?shù)奶铺谏泶┣嗌埮,手握酒杯盤腿斜倚在龍榻上面。
據(jù)冼先生介紹,這尊名“唐太宗”的清乾隆五彩瓷器精品,全部由硬彩制作,從其衣服紋飾來看,胸口、背后以及肩膀的衣服上,均有盤龍纏繞,可以肯定是皇帝身份。而從這尊瓷像的制作及完美程度來判斷,可能是件孤品。
從朋友處淘得“鎮(zhèn)宅之寶”
談起這件寶貝的來歷,冼先生說它是在2002年時從朋友處淘來的,當時的價格是9500元。
他說判斷古代瓷器的價值,主要應該看工藝與存世數(shù)量,一般觀賞性較強的工藝品,價格比普通用具要貴很多,且數(shù)量越稀有越珍貴。如目前一件批量生產的瓷碗,市場價格在1萬多元左右,而如果是花瓶,40~50cm的應該就可以賣到2~3萬元,但如果是孤品,價格則可以翻3~4倍以上。
硬彩制作泛出玻璃光澤
乾隆時期五彩紋飾,主要以龍鳳、花卉為主,基本都是采用硬彩制作,且立體感非常強,手摸上去有凹凸感。
據(jù)陶瓷收藏業(yè)內人士梁先生介紹,乾隆五彩比當時最名貴的宮廷御用琺瑯彩要低一個檔次,顏色也不如琺瑯彩漂亮,但經歷過數(shù)百年的自然氧化之后,乾隆五彩一般都會透出一種晶瑩溫潤的玻璃光澤。
據(jù)梁先生介紹,當時琺瑯彩的釉料全部由國外進口,只為皇家燒制瓷器,而民間只能使用國產釉料加工的硬彩和粉彩等。而當時的硬彩釉料雖不是從國外進口,但也是用礦物質與植物混合而成后,再放到柴爐中燒制,較之現(xiàn)代瓷器,燒出來的云朵、草木更加逼真、更加鮮艷,且釉料多出了一股溫潤天成的玻璃質感。
古陶瓷胎瓷密度高
仿品與真品,價值相差巨大,收藏者該如何鑒別真假呢?專業(yè)人士建議收藏者,鑒別陶瓷首先要了解當時的文化、紋飾風格,其次是看釉料、色澤,再看胎瓷,一般古陶瓷胎瓷密度高,普遍比現(xiàn)代仿制品要重,且多采用松脂柴爐燒制,因而釉料的油潤感要強。
“紋飾可以模仿,但釉料與胎瓷是絕對沒法模仿的。”陶瓷鑒別專家梁先生說,他說古陶瓷釉料經過數(shù)百年氧化后,光澤會發(fā)生自然改變,如乾隆五彩會出現(xiàn)玻璃光澤,琺瑯彩會出現(xiàn)自然“裂璧”等,這是現(xiàn)代陶瓷無法模仿到的。
因此,在進行鑒別時,收藏愛好者一定要多看、細觀,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且還要深刻了解當時的文化,如以上的“唐太宗”乾隆五彩,絕對不是普通民窯能大批量制作的,很有可能就是大戶人家制作的,這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