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年代越久遠的器物越貴重,也并非器物越大價值越高
古陶瓷收藏作為一個收藏中的大門類,已經(jīng)受到越來越多藏家的重視。但看了一些藏家的藏品,包括與一些陶瓷收藏愛好者的接觸,感到比較普遍的是存在收藏觀念上的一些誤區(qū)。
誤區(qū)之一:以為年代越久遠的器物越貴重。陶瓷并不一定是年份越高越好。有的高古瓷諸如一些雜窯的陶盆瓦罐,盡管年代久遠,貨真價實,實際上無論是藝術(shù)價值還是經(jīng)濟價值都很低,行內(nèi)人士稱其為“大路貨”。在地攤上,一件唐代歐窯青瓷小土罐,頂多20元錢;一件宋代品相完好的湘湖窯影青碗,亦在百元以下無人問津。這類東西即便是再過多少年,也絕不可能升值。相反,一些近代比如民國的精品瓷,價值也遠遠超過上述的東西。更何況那些高古瓷往往出自古墓遺存,來路不明,易生出是非,還是少碰為好。
誤區(qū)之二:以為器物越大經(jīng)濟價值越高。古陶瓷作為藝術(shù)品,并非越大越有收藏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物不在大,精巧為名”,有的陶瓷物件雖小,但由于是精品,卻遠勝收藏一些大件器物的價值。一件古代的精品鼻煙壺,近年拍賣到近百萬;而同時代的一件200件大瓶,價值不過區(qū)區(qū)數(shù)萬而已。前些年,香港大收藏家仇氏的一件成化斗彩杯,小可盈握,拍出了千萬元的天價。當然,此類藏品,并非一般的藏家所能企及的。眼下普通人家居室尚不寬裕,擺上那些笨重而又不很精美的大件藏品,既占地方,也不容易出手。因此,還是收些有品位的小件器物來得合算。當然,也不可一概而論,遇有一些品位高的大件,收那么一二件也并非不可。
誤區(qū)之三:以為古陶瓷所有殘器、瓷片都有收藏價值。近幾年,一些收藏刊物連篇累牘介紹陶瓷殘器、殘瓷片的價值,吹得過高過熱,導(dǎo)致收藏殘器、瓷片成風(fēng)。應(yīng)該說,作為一位接觸、收藏古陶瓷的藏家來說,適當收藏一些有特色的殘器、瓷片,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作為以研究為主攻方向的古陶瓷收藏家,應(yīng)有這些實物作為重要參考物。然而,作為一般的陶瓷愛好者和普通藏者,如果貪圖便宜,認為凡殘必收,什么瓷片都收藏,那就實在是誤入歧途了。建議陶瓷收藏者從起步之日就應(yīng)該有精品意識,量力而行,盡可能從專、精、稀入手,買一件成一件。即便是殘器,也應(yīng)選擇那些有特色、稀少和有代表性的器物,才可能得到較好的經(jīng)濟回報。
誤區(qū)之四:以為上了文物等級的器物就是珍稀價高之物。其實“文物等級”和一般藏家的價值取向有的并不完全一樣,從國家館藏文物角度來說,自然是等級代表此物稀有和珍貴,但這種等級更多地是考慮其歷史、時代、文化等方面的價值,有的東西雖然很一般,但有確鑿的出土地址和時間,并可作為某一窯口的重要參照物,很可能就具有較高的考古和歷史價值,而作為一般的藏者,當然要考慮藏品的歷史、文化價值,而更看重的是大眾的趨同性和經(jīng)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