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制生活用具。隋唐已有燒制,宋代以磁州窯、當陽峪窯、扒村窯、登封窯所出為多。形狀有長方形、腰圓形、云頭形、花瓣形、雞心形、橢園形等,也有塑成嬰孩、虎形、龍形的。定窯孩兒枕極為罕見,有臥女瓷枕、童子荷葉枕。
考古資料表明,在我國最古老的枕頭是天然石塊,后來開始使用初步加工過的石塊作為枕頭。以后逐步擴大到使用其他材料來制作枕頭,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銅枕等等,歷代留存下來數(shù)量最多的則是瓷枕。瓷枕是一種生活日用品,它是中國古代瓷器中較為流行的一種造型。據(jù)說最初是作為陪葬的冥器出現(xiàn)的,以后逐漸成為臥室的寢具和治病號脈的工具。瓷枕最早創(chuàng)燒于隋代,唐代以后開始大量生產(chǎn),并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床上枕具。到了兩宋及金、元時期,瓷枕的發(fā)展進入了繁榮期,產(chǎn)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豐富。當時較為流行的有幾何形枕、獸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精巧,制作細膩。同時在裝飾技法上也有很大的發(fā)展,刻、劃、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紛紛采用,極大地豐富了瓷枕的表現(xiàn)力和藝術(shù)性。這一時期的瓷枕逐漸從實用品轉(zhuǎn)向了雅俗共賞的工藝品。明清以后,隨著更為優(yōu)異的制枕材料的出現(xiàn),瓷枕開始慢慢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談瓷枕,離不開宋。我見過的宋枕十有八九是磁州窯的。形容宋枕,得用許多話,簡單一點說,就是豐富。獸形枕中有龍枕、虎枕;人形枕中有孩兒枕、仕女枕;幾何式樣中有長方、八方、橢圓、銀錠等;還有腰圓、雞心、云頭、花瓣等,隨意造形……
宋朝有“張家造”,此外還有“趙家造”、“王家造”等等。今天看來,千余年前宋人生產(chǎn)的瓷枕仍可謂之“美不勝收”,比如一鷺鷥置身蘆葦之中,雙腿岔開,回首相望,用筆寥寥,一派生機;一孩童持竿垂釣,神情專注,幾條小魚欲咬欲溜,意趣盎然;兩束萱草,豐滿柔韌,舒展大方……
這些圖案都讓我過目不忘,印象深刻。瓷枕發(fā)展總的來說是年代越早尺寸越小。唐枕中常見不足一拃長(張開拇指和中指間的長度)的,人稱脈枕,是否為號脈專用有待考證。宋枕尺寸適宜,遼金以后,尺寸加大,可達尺半,顯得笨拙。瓷枕為生活用器,常隨亡者下葬。因歷史淘汰,極少見傳世品。瓷枕為平民百姓所用,皇帝老子大概嫌硬,另有所枕。于是,瓷枕中透著一股市井氣,說白一點是俗氣。這股俗氣使后人得以窺見宋人的情趣。宋人圖安逸,不尚浮華,干不出唐人那等輝煌熱烈的事來。兩只鵪鶉,一行飛雁;頑童蹴鞠,趕鴨捉鳥,無不流露宋人知足常樂的人生觀。你可以想見宋人在人口增殖、物阜民豐之際,陶醉于這種“小家碧玉”的氣氛之中,自得其樂。
在瓷器中,再沒有比文字裝飾更能直接反映時尚的了。唐代的銅官窯,也就是長沙窯中,常有書寫詩歌的,許多詩還可以在《全唐詩》中查到,顯然,這與唐代詩歌興盛有直接聯(lián)系。而宋枕,卻大量書寫詞曲,如磁縣出土個瓷枕上寫著“左難右難,枉把功名干。煙波名利不如閑,到頭來無憂患。積玉堆金無邊岸,限來時,悔后晚,病患過關(guān),誰救得貪心漢。”你們聽聽:“煙波名利不如閑”,可見宋人有點兒看破紅塵了。于是,大宋江山就成全了趙佶這位國政庸碌無為,藝術(shù)卻頗有造詣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