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秘色”只能是指越瓷精品的顏色。究竟是何顏色?古人并沒有交待清楚。最近,有人認為“秘色”是指香草之色。這種觀點值得商榷。第一,“秘”為香草之說,本于明人楊慎的《轉(zhuǎn)注古音略》,該書云:“秘,蒲結(jié)切,香草也。”從《集韻》的記載看,“秘”與“(‘黍’和‘必’相連成一個字”)有時可通用。而“(‘黍’和‘必’相連的一個字)”在宋代字書中解釋是“馨香”。此字又可寫作“(‘香’和‘必’相連成一個字)”。在古文獻中,“(‘香’和‘必’相連成一個字)”也是指一種香氣。顯然,將香氣附會成“香草”,只是明代有的臆測而已,不足為據(jù)。第二,倘若“秘”為香草,從生物學(xué)的角度來說,這種處于生長階段的植物的顏色必定是恒定的,那么,當時的人將香草的顏色比作“千峰翠色”、“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綠云”、“古鏡破苔”、“嫩荷涵露”以及“類玉”、“類冰”等,就顯得不可思義了。第三,出土的“秘色瓷”有青綠、青黃、青灰等不同的色階,這是香草單一的顏色所不能形容的。再說,香草并不是隨處可見的,即使可見,也無非是枯槁的熏香用料,人們絕不可能把青瑩如玉的瓷器跟它聯(lián)系在一起。更可況楊慎釋成的這種“香草”,是無法在自然界中印證的抽象事物呢?第四,關(guān)于“秘色”的爭論,早在北宋就已激烈地展開,北宋距“秘色”一名出現(xiàn)的唐代很近,“秘”字如果可以釋為“香草”,宋人不會不知。第五,《景德鎮(zhèn)陶錄》在談到“秘色”時說:“秘色古作秘色”。查閱古人有關(guān)“秘色”的記載,“秘”多作“(‘礻’和‘必’相連成一個字)”。“(‘礻’和‘必’相連成一個字)”字早在漢以前就已出現(xiàn),而“秘”字的出現(xiàn)則晚得多,當為“(‘礻’和‘必’相連成一個字)”的俗寫或誤寫。既然“(‘礻’和‘必’相連成一個字)”字以“礻”為形旁,“香草”之義便自然不存在了。由此可見,“秘色”為“香草之色”的觀點是錯誤的。
《說文解字》云:“(‘礻’和‘必’相連成一個字)”,神也。從礻,必聲。“古代”(‘礻’和‘必’相連成一個字)”字又有“希奇”之意。因此,單從字面上看,“秘色”應(yīng)理解為“神奇之色”。但最初“秘色”當“碧色”!渡胶=(jīng)》記載:“高山,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郭璞注:“碧亦玉類也。”可見,碧是一種青綠色的玉。“碧”與“秘”古音相同,當越窯燒制出碧玉般的瓷器并銷往各地時,令人驚嘆不已,以為神奇,因而訛寫為“秘色”,同時,越窯精品生產(chǎn)的歷史又總是與越瓷進貢的歷史交織在一起,故后人以“秘”為“秘密”之意,也就很自然了。于是“秘色”的本來面目就被世人的訛傳和附會掩蓋了。然而,古人亦不乏對此懷疑者,如:北宋歐陽修等人在編寫《新唐書》時,回避了“秘色”一名,而將越州所貢的稱為“瓷器”。元代脫脫等人在編寫《宋史》時,也對“秘色”一名持審慎態(tài)度,而將吳越錢氏所貢的稱為“金銀釦器”、“越器”、“金釦越器”、“ 釦金瓷器”。到了明、清,人們在談?wù)撉啻傻?a target="_blank">釉色時,每每無意地觸及“秘色”的真實涵義。這對揭示“秘色”的本來面目大有裨益。
清人藍浦《景德鎮(zhèn)陶錄》在敘述“秘色”時說:“秘色窯,青色近縹碧,與越窯同。”“縹”字的古義為青綠而光亮的色澤,這就是說,越窯“秘色瓷”具有碧玉的質(zhì)感。該書在談到其他窯口的青瓷時,也常用“碧”字作比喻,例如:“……官窯、內(nèi)窯、哥窯、東窯、湖窯等云青,其青則近淡碧色,……”碧是分布較廣的一種青色玉石,有由淺到深的許多色階,用它制成的玉器,青瑩滋潤,典雅華貴,頗受世人喜愛。而歷代青瓷所追求的,正是這種“碧色”之美。宋代那場關(guān)于“秘色”的爭論,雖未解開“秘色”之謎,欲使“秘色”所指之物在人們頭腦中更為清晰,因而使“秘色”的概念不斷擴大。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平江(今蘇州)一座大墓被村民盜挖,“有一秘色香爐,其中灰炭尚存焉,諸卒爭取破之。”此墓殘碑中有“中平年”字樣,宋人考證為東漢晚期孫策之墓。很顯然,在宋人眼里,“秘色”已無時空限制。因此,凡是具有碧玉質(zhì)感的青瓷均被稱作“秘色”。宋人莊綽《雞肋編》記載,“處州龍泉縣,……又出青瓷器,謂之秘色,……”這是龍泉窯青瓷被稱為“秘色”之明證。耀州窯青瓷,在宋代被稱作“越器”,就是因為它具有與越窯“秘色”相同的釉色。北宋汝窯所創(chuàng)的石灰堿釉青瓷,釉層豐潤,寶光內(nèi)蘊,金人趙秉文《汝瓷酒尊》詩不僅稱之為“秘色”,而且用“碧玉”來形容它的色澤。由此可知,《景德鎮(zhèn)陶錄》將官窯、內(nèi)窯、哥窯等青瓷的釉色稱為“淡碧色”,是早有先例的。此外,廣東出產(chǎn)的青瓷,亦曾被稱作“南越秘色磁”。就連高麗(朝鮮半島)受"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窯器“影響而生產(chǎn)的青瓷,也被譽為"高麗秘色”。
事實證明,誕生于越窯的“秘色”,并沒有因越窯的倒閉而消亡,而是在各地窯匠的刻意追求中經(jīng)久不衰。在晚唐到北宋的近三個世紀中,“秘色”的概念從清晰到模糊,又從模糊到清晰。所謂模糊,就是對“秘色”本義的曲解,而后來的清晰,則是在對碧玉般青瓷的認識上,重新賦予了“秘色”以正確的涵義——“秘色”事實上已成為“碧色”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