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三彩瓷器的起源,其上可以追溯到受了唐三彩和遼金三彩的巨大影響,但真正始創(chuàng)卻是“在明代中早期,至明代正德時已極為精致”(中國陶瓷史)。而虎皮斑紋素三彩是康熙朝創(chuàng)燒的新品種,因當時燒造量不大,現(xiàn)在的存世量也可想而知,市場上早已是鳳毛麟角,很是稀罕。
有道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精誠所至,夢想成真。日前,我的古瓷藏品中也終于有了一件康熙時期景德鎮(zhèn)民窯燒制的虎皮斑紋素三彩盤。當時,我是既舍不得錢,又舍不得盤,咬咬牙,暗暗想著:大不了這個月多吃幾頓水煮白菜。錢能再掙,古瓷盤不可再生,錯過機會,那就不知何年何月再與它相會啦。于是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工資買來這件“破盤”,填補了我古瓷藏品種類的一個空白。捧著這件價格昂貴的破爛寶貝,翻來復去,眼細觀,手輕撫,心領(lǐng)會,自然多有感悟,亦不敢獨吞歡樂,故草記如下,與藏友們共享之。
此盤殘而不缺,口徑20厘米,高3.5厘米,底足直徑11厘米。其型為平底,弧腹,折腰,寬沿成45度角外侈,圈足。這類造型的盤子康熙時期較多,有青花、五彩、斗彩等,但以虎皮斑紋為飾的卻難得一見。這只盤的內(nèi)外由黃、綠、紫、白四種釉色點染而成斑狀紋飾,形態(tài)隨意不定,妙趣橫生,頗有“大象無形”的抽象意蘊,洋溢著濃濃的自然美,讓人因此而想象大清帝國強盛時期的富貴與繁華。拿這件民窯虎皮斑紋素三彩盤做為實物標本參照器,筆者認為在鑒定同期同類制品時,至少有以下幾點要特別注意:第一、釉彩薄,玻璃質(zhì)強,撫摸時基本上覺察不到凸起感。盤內(nèi)外,尤其是在外側(cè),修胎時留下的細密弦紋清晰可見;第二、胎土潔白細膩、縝密堅致,與同時期的青花、五彩等各種器皿的“糯米汁”一般的胎質(zhì)相同;第三、圈足較淺窄,足根較圓。足底內(nèi)滿施白中閃青的亮清釉,足墻內(nèi)側(cè)胎釉結(jié)合處可見淡淡的火石紅色,足墻外側(cè)的胎與釉彩結(jié)合處不見火石紅,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可能同白釉與彩料之中所含有微量元素不同有關(guān);第四、經(jīng)反復觀察分析,筆者認為虎皮斑紋素三彩的制作工藝應是在高溫燒成的澀胎上先敷一層透明釉,接著點染不同的彩料斑,晾干后入窯二次燒成。
當然,這只盤子也給我留下了一連串的疑問:為什么這種紋飾產(chǎn)生在瓷器制作的巔峰階段卻又產(chǎn)量很少呢?是因為燒造不易,還是審美格調(diào)太“陽春白雪”而不入俗人眼呢?它的誕生是不是僅僅源于清康熙王朝的君臣黎民對于唐、宋三彩的浪漫神韻和燦爛輝煌的追慕呢?……看來,要找到上述問題的確切答案,我還必須上下求索。對于真正的收藏者來說,擁有了藏品,并不意味著結(jié)束,而是深入研究探討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