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博物館藏一件元代陶質(zhì)黑釉腰鼓。鼓為筒形,束腰,兩頭大,腰細,中空,鼓長57.8厘米,鼓面徑22.6厘米(如圖)。原有之皮蒙面缺失,鼓身有七道凸弦紋。器表施黑釉,釉層瑩潤凝厚。通體上點綴41個造型各異的月白色釉彩斑,水墨渾融,十分醒目。在燒制過程中,經(jīng)過窯溫作用,釉彩發(fā)生變化,形成了各種抽象的動物形釉彩斑,雞、鴕鳥、鴨、狗、猴、象、駱駝,形象生動,神態(tài)自然,奇妙無比。腰鼓又名拍鼓,原為西域打擊樂器之一種,公元前2世紀張騫鑿空西域后,西域樂器陸續(xù)傳入中國。在敦煌壁畫、云岡石刻中,不難發(fā)現(xiàn)當年樂伎拍擊腰鼓的畫面。考古發(fā)現(xiàn)中也有這類畫面。1994年6月河北曲陽縣靈山鎮(zhèn)西燕州村西墳山古墓前室西壁畫《散樂圖》,畫面上四人吹奏,一人舞蹈,一人擊大鼓,一人擊腰鼓。唐李壽石槨線刻《樂舞圖》,北壁刻坐著演奏的12人,所用樂器依次為豎箜篌、五弦、琵琶、箏、笙、橫笛、排簫、篳篥、銅鈸、、腰鼓和貝。1903年在新疆庫車北蘇巴什地方銅廠沙河巖雀離大寺遺址出土公元1世紀的木胎大舍利盒,周壁飾有描繪龜茲假面舞“蘇幕遮”的場面,圖中共出現(xiàn)6件樂器:大鼓、豎箜篌、阮咸、排簫、雞婁鼓和簸芎,其中鼓占了2件。特別是那面大鼓由二童子升行,樂人操雙杖擂擊,形象十分生動。獅子舞演出的場面見日本《信西古樂國(園?)》,圖中獅子身后9名樂工所用的樂器是:腰鼓二、鉦二、大鼓二、橫笛一、篳篥一、雞婁鼓大鼓在圖中被描繪得異常壯碩,演奏時所起的作用不難想見,F(xiàn)在日本正倉院還藏有當時仿照我國唐代腰鼓燒制的三彩腰鼓,生動地反映出中日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史實。據(jù)史書記載,自漢武帝以后,木笛、琵琶、拍鼓等樂器開始從西域傳入中原。鼓之聲渾厚激昂,不為絲竹所掩。答臘鼓,鼓形接近羯鼓,唯稍寬短,用手拍擊,故又稱揩鼓。候提鼓亦屬羯鼓類型。毛員鼓和都曇鼓都是細腰鼓。雞婁鼓一般較小,形圓如甕。鼓類在龜茲樂器的配置中占的比例很大,演奏時其效果或如驚飚疾雨,節(jié)奏極強!队详栯s俎》卷12說:“玄宗常伺察諸王。寧王嘗夏中揮汗鞔鼓吹,所讀書乃龜茲樂譜也。”中亞樂舞大大地豐富了漢族的樂舞文化,受到當時人們的歡迎,中原地區(qū)開始大量燒造陶瓷質(zhì)腰鼓。這件腰鼓的造型、顏色都同唐南卓《羯鼓錄》中的花釉腰鼓記載相吻合。
所謂花釉,即是在黑、黑褐、鈞藍、青色等深色釉為底釉的器物上繪以白、黃、天藍或月白等淺色斑或花紋,斑點有的規(guī)則排列,有的任意加點。制瓷工匠充分利用釉在燒造過程中的釉色流動和窯變,使作品有引人入勝的藝術(shù)魅力。鼓多出現(xiàn)在壁畫和文字記載里,實物較為少見,天水市博物館的束腰陶鼓因之更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