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灰是景德鎮(zhèn)的一種傳統(tǒng)制釉原料,系由青白石和鳳尾草制煉,用水淘細而成。按瓷器的類別,以定所用釉灰的量,并把調(diào)好的漿盛在缸里,用彎曲木棍橫穿小鐵鍋的兩耳,做成滲倒釉灰的標(biāo)準(zhǔn)工具,稱為盆。十盆細泥,一盆灰,稱為上等釉。七、八盆泥,二、三盆灰稱為中等釉。泥、灰各半或灰較多,稱為下等釉。
所謂十盆泥、一盆灰即指十盆釉果漿和同稠度的一盆釉灰混合的釉料漿。清代初期,景德鎮(zhèn)習(xí)慣稱上等瓷器的釉為12盆,即釉果漿12盆和同稠度的釉灰漿1盆,含釉灰約7.7%,合Ca06%左右,中等瓷器的釉為8盆,即釉果漿8盆和同稠度的釉灰漿1盆,含釉灰約11%,含CaO8.5%;粗瓷為4盆,即釉果漿4盆和同稠度的釉灰漿1盆,含釉灰約20%,含CaO15.4%左右。
青白石就是石灰石,因灰色的石灰石中間或含有脈狀的純白的方解石而得名,鳳尾草即蕨蘭草,景德鎮(zhèn)習(xí)慣稱之為狼萁草;抑泻猩僭S磷酸鈣,可使釉面趨柔。還含有鉀、鎂、鋅、錳等微量元素,隨其根、枝。葉的不同部位而異。
制備方法是:將石灰石和鳳尾草相間地一層一層堆放起來煅燒,煅燒溫度為850~1100℃。;鹄鋮s后放置窯中進行濕式陳腐三個月,為了加速漚、細菌、松解和陳腐等作用,可以灑入適量的尿液,經(jīng)過這樣處理的釉灰,其懸浮性和穩(wěn)定性均得到顯著提高、陳腐后的釉灰置于地面自然干燥,研磨、淘洗備用,這樣得到的釉灰叫頭灰。淘洗后的殘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陳腐,再進行粉碎和精細淘洗所取得的釉灰稱為二次釉灰或簡稱為二灰。
“釉無灰不成”。釉灰在中國陶瓷的發(fā)明和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影響。日本著名陶瓷科學(xué)家加藤悅?cè)壬f過;“高溫釉就是從中國開始使用釉灰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