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員應邀作客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高嶺講壇,在湘湖校區(qū)圖書館三樓報告廳作了題為《歷史、藝術與技術——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播》的講座。師生代表共計150余人到場聆聽。
講座上,鐵付德首先指出文物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具有多學科交叉的基因,因而文物及其保護研究也必須堅持多學科交叉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他表示,文物對古今社會具有連接功能和橋梁作用。對文物承載信息的研究,是希望改編文物的保護流程,由對載體(材料)的保護到對信息的保護,從而達到文物保護的目的。
鐵付德表示,文物保護的鏈條分為認知、保護、利用、傳播四個環(huán)節(jié)。他分享了自身進沙漠搶救壁畫的經歷,介紹了現(xiàn)代考古現(xiàn)場智能探測系統(tǒng)。同時,他也表達了自身對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文化保護工作的憂慮。
講座的最后,鐵付德介紹了各國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的不同方法,總結認為,歷史、藝術和技術的這種密不可分的關系普遍存在于文物的考古、保護、研究和傳播的活動之中,具有“歷史是根、藝術是魂、科技是翼、傳播是的”的辨證關系。
鐵付德,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員、博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西北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工業(yè)大學講座教授,北京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副理事長、文物保護技術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專家顧問組專家,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委,長期致力于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通訊員:徐胤嫚 張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