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觀音又名觀自在菩薩。
自在觀音,至于稱觀世自在者,觀世界形能自在無礙,對苦惱眾生能自在拔苦與樂。觀世音,亦譯“光世音”、“觀世自在”、“觀自在”,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圣之一。她以大悲大慈為德性,據(jù)稱遇難者只要念誦其名號,觀音菩薩就會及時“普救眾生苦難”,有很多觀世音,成為無處不在的菩薩。
塑造年代宋,地點山西平遙雙林寺,自在觀音原名“水月觀音”。她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規(guī),右腿曲蹲,左腳輕踏荷葉,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翹,左手為支撐點,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其姿態(tài)出色地突現(xiàn)了觀音流暢的線條和優(yōu)美的身段。
于是人們忘卻了她本來的名字,親切地稱她自在觀音。古代雕塑家既遵照了佛教的印相之規(guī),又以特有的思想情感,豐富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使作品打破了佛門中的清規(guī)戒律,沖出了封建禮教的束縛,融入進濃厚的民族生活氣息和人間世俗情感,其造詣之高深為今人稱嘆!
大乘經(jīng)論里舉出菩薩有十種自在:
一、壽自在:三明六通的阿羅漢在入滅前,能夠隨意住世一劫,但只限一生而已。菩薩的壽命要長可長、要短可短,不但隨自己安排,而且是隨機示現(xiàn)的,已無生死壽夭之相。延萬劫而不長,促一念而不短,這就是壽自在。釋迦牟尼佛也是壽自在,只要眾生請佛住世,佛可以住世間一劫來度化眾生。
二、財自在:菩薩所要一切所須之物,不用經(jīng)營,自然可得到,這并非以神通力得到,而是過去世所修的果報殊勝,所須之物應(yīng)有盡有,這就是財自在。天人心想要進食,其所想要吃的食物就現(xiàn)前,這也是財自在,只是其自在力有限。
三、業(yè)自在:眾生隨業(yè)力所轉(zhuǎn),隨業(yè)力去投胎,隨煩惱業(yè)習(xí)去造業(yè),但佛和菩薩摩訶薩就不被業(yè)力所轉(zhuǎn),他們能夠知道過去世的某些業(yè)因緣,跟某地區(qū)的眾生有緣,可應(yīng)機設(shè)化,利濟自如。這與阿羅漢不一樣,阿羅漢稱為無生,這一生了結(jié)了生死,就進入涅槃,不再出生了。
四、受生自在:菩薩能隨愿入胎,在六道中隨愿到任何一道去度化有緣的眾生。他的受生,并不像眾生愚癡般的入胎。有些菩薩入胎不迷,住胎就迷惑了;有些入胎、住胎都不迷惑,但一出胎就迷了;只有不退轉(zhuǎn)菩薩是入胎、住胎甚至出胎都不迷惑。悉達(dá)多太子就是如此受生自在,從兜率天觀機緣,再決定到凈飯王家中受生。
五、愿自在:凡夫有愿,難得自在做到,就成虛愿;而菩薩要做的事,必得圓滿完成,隨心想而做,隨愿而成,沒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六、心自在:凡夫通常心猿意馬,妄想紛飛,心隨境轉(zhuǎn),沒有辦法給予切實的控制;菩薩則不一樣,能掌握自心,不被外境所轉(zhuǎn),不被貪、嗔、癡等煩惱所迷惑,于任何境界,內(nèi)心自由自在。
七、如意自在:也叫做神力自在,菩薩具大神通,威力難量,要變化什么都能,要到哪里都可到,無障無礙。
八、法自在:菩薩能修行一切法,亦能演說一切法,普令眾生,受法圓滿。
九、勝解自在:菩薩于佛法中自得勝解,了徹勝義;亦為他說,令他普得勝解,了徹勝義。
十、智自在:菩薩具大智慧,善說法要,辯才無礙;眾生愛樂,歡喜受化。
觀自在菩薩即般若觀慧已得自在的菩薩,這主要是指菩薩以慧眼觀察世間的真相,心不再迷惑,身心自由自在。用經(jīng)文來解釋,照見五蘊皆空即是觀,度一切苦厄即是得自在,所以凡是能觀察真理獲得痛苦解脫者,都叫觀自在菩薩。
溫馨提示:
如對文中作品感興趣,可聯(lián)系博緣陶瓷購買收藏,聯(lián)系方式:13600777720 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微信咨詢
部分文字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