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 清代德化窯白釉坐獅觀音像
圖2 清代德化窯白釉獅耳筒式瓶
圖3 明宣德款德化窯白釉獅耳香爐
圖1 清代德化窯白釉獅耳爐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藝術(shù)寶庫,在180多萬件藏品中,僅古陶瓷一項就占約35萬件之多。這些古陶瓷除了景德鎮(zhèn)窯燒造的以外,其他地方瓷窯產(chǎn)品也很多,但能夠形成規(guī)模的只有龍泉窯、德化窯、宜興窯等。特別是所藏德化窯瓷器,不但數(shù)量大,而且精品多,歷來為世人所矚目。北京故宮博物院常務(wù)副院長王亞民曾表示,北京故宮博物院現(xiàn)藏有歷代德化窯瓷器800余件,其中尤以明、清兩代德化窯所產(chǎn)白瓷藏品數(shù)量居多。
正在石獅市博物館舉行的“絲路獅緣——故宮獅文化珍寶展”上,就有兩件清代德化窯瓷器作品——白釉獅耳爐與白釉獅耳筒式瓶亮相展覽,吸引不少觀眾駐足欣賞,紛紛與之合影留念。
北京故宮藏德化瓷中的“獅文化”代表
北京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員劉岳對這兩件德化窯白瓷作品做了現(xiàn)場解讀:
先看這件清代德化窯白釉獅耳爐(圖1),底徑12、高7.5、口徑13、最大徑15厘米。爐侈口、弧腹、圈足外撇。腹部兩側(cè)塑對稱獅頭狀鋪首。除足跟外通體施白釉。
另一件清代德化窯白釉獅耳筒式瓶(圖2)。瓶高30、最大徑16、口徑8、底徑10厘米;圓唇、侈口、溜肩、斜直腹內(nèi)收、足微外撇、圈足;瓶上腹兩側(cè)對稱堆塑獅頭狀鋪首;除足跟外通體施白釉。
據(jù)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研究員周京南介紹,由北京故宮專家組精心挑選的這兩件德化白瓷佳作,不僅很好地契合了“絲路獅緣”這一展覽主題,又能夠彰顯出故宮收藏與泉州制造之間密切而悠久的淵源。據(jù)介紹,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德化窯瓷器中,以佛像、觀音題材最為著名,而能夠反映“獅文化”題材者比之前者相對較少。
記者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前舉辦的一系列展覽中,還曾有兩件“獅文化”題材作品——明代宣德款德化窯白釉獅耳香爐和清代德化窯白釉坐獅觀音像亮相,引發(fā)較高關(guān)注。
明宣德款德化窯白釉獅耳香爐(圖3),高8.3、口徑12、足徑9.7厘米;唇口,束肩,鼓腹,腹下至底足處微向外撇,圈足。足內(nèi)暗刻篆體“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款。爐通體內(nèi)外施白釉,釉色瑩潤,白中泛黃。肩部左右各置一獅頭形耳。整體造型大氣沉穩(wěn),比例協(xié)調(diào),其耳部的堆貼技法,是明清德化窯瓷器中常用手法,將動物形象與器皿融為一體,構(gòu)思新穎,搭配巧妙。
清代德化窯白釉坐獅觀音像(圖4),高19、寬13.7厘米。塑像釉色白中泛青,頭戴觀音兜,長圓臉,弓形眉,眼睛微睜,神態(tài)怡然。身裹袈裟,下著長裙,裸胸佩戴項飾,手足不外露,結(jié)跏趺坐獅子座上。獅子臥于巖石之上,卷尾吐舌,一副乖巧安靜的神態(tài)。
泉州制造譽滿全球的海絲“俏貨”
泉州作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泉州人沿著先人“海絲”足跡,從港口到交通,從海關(guān)到貿(mào)易,從造船到航海,從民族到宗教,從文化到民俗等,傳承不止、生生不息,至今奇跡般地保留著眾多“海絲”遺存。位于泉州石獅市蚶江鎮(zhèn)石湖村的六勝塔,處在泉州灣入海口一個岬角的前端,元代以來起著海上航標(biāo)的作用。六勝塔的旁邊就是古代“石湖碼頭”的所在地,這里早在唐代時便已開辟通航番國的“林鑾渡”,宋元時期更是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商貿(mào)大埠。
有專家說,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實際上是“陶瓷之路”。作為古代“海絲”的重要物質(zhì)載體,陶瓷產(chǎn)業(yè)在泉州市德化縣由來已久。
相比景德鎮(zhèn)的官窯,泉州德化窯瓷器是中國民窯的代表,德化窯與江西景德鎮(zhèn)、湖南醴陵并稱中國“三大古瓷都”。
德化縣位于中國東南部、福建省中部,德化窯陶瓷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德化是“中國白的故鄉(xiāng)”,在世界瓷壇獨樹一幟,被稱為“世界白瓷之母”,素有“世界白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之稱,特別是瓷雕技藝獨樹一幟、享譽天下。德化陶瓷對世界的影響巨大,很多專家認為,德化陶瓷在中國雖然是民窯,卻是世界的官窯。德化陶瓷面向海外市場銷往190個國家和地區(qū),特別是受到歐洲皇室所喜歡,甚至德化白陶瓷被法國人戲稱為“中國白”,被歐洲皇室和貴族作為奢侈品和藝術(shù)品收藏。曾經(jīng)轟動一時的南宋時期“南海一號”沉船打撈出水后,據(jù)專家估計,打撈出的約8萬件瓷器中,德化瓷器就占了三分之一,這也從一定角度反映出德化陶瓷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地位,是海絲貿(mào)易的“俏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