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高35.6厘米。五彩為瓷器釉上彩主要品種之一,俗稱“古彩”。五彩的主要著色劑是銅、鐵、錳等金屬鹽類;旧{(diào)以紅、綠、黃、藍、紫彩料為主,按紋飾需要施于白釉上,再在770℃-800℃的彩爐中二次焙燒而成。燒烤后的色彩呈現(xiàn)玻璃狀,有堅硬的質感,因而又有“硬彩”之稱。
魚藻紋在宋代已具雛形,當時,主要出現(xiàn)在一些盤、碗和文房用具的筆洗上。
宋元及明初人喜愛魚紋是求生活吉利:一是魚被民間尊為保佑一方風調(diào)雨順,并能及時降雨的“雨伯”;二是魚產(chǎn)子多、生育繁衍能力強,象征人丁興旺;三是“鯉”乃“利”之諧音,“魚”乃“余”之諧音,寓意大吉大利,年年有余。明代嘉靖時喜畫鯖、鲌、鯉、鱖四種魚,魚藻紋別有一番意義。
明代早期的水缸,畫龍者居多。明中期以后,圖案呈多樣化。
龍紋示圣明,魚紋多雅致,其他也無不可,包括獅球紋、嬰戲紋,花樣并不刻板,只要美觀大方就行。但不少紋飾和水沾邊,如海水云龍、水禽蓮池、鴛鴦荷塘紋等,目的固然為儲水,實也是品位、情趣的結合。不料,瓷水缸的內(nèi)涵與外延,因龍紋先入為主,竟變成為單純的大龍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