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代更迭的唐宋之間,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榮即位,雖在位僅六年,卻創(chuàng)燒出美麗的柴窯。據(jù)諸多文獻記載,柴窯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從唐朝的三彩、青花釉下彩、秘色瓷到五代的青瓷,這些技術、工藝都影響著柴窯的燒制。柴窯還開啟了釉下三彩的先河,青花使用的是國產(chǎn)料。
柴窯多數(shù)鏤空,色澤純正,把玩后有金屬光、七彩光,以天藍、蔚藍、淡藍、深藍、孔雀藍為主。較大器物用在宮廷、寺廟,作為禮器、供器、祭祀之用。
在我收藏的眾多陶瓷中,特別鐘愛這件柴窯天青色鏤空雙系方尊。其造型典雅、比例勻稱、釉色純正、老胎熟舊,與相關史料記載的柴窯特征相吻合。
這件器物的尊口、圈足為圓形,肩上鳥型雙系,器身近長方形,鏤空雕人物、樹木、鳥禽。對映有陽紋詩句:“舍側甘泉出,一朝雙鯉魚。子能事其母,婦更孝其姑。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釉面為玻璃釉,開細紋片。釉層薄而亮,上手光滑,瑩潤如玉。胎有雜質,薄而不透。胎質密度不夠,斷茬疏松,近似香灰胎,外表呈土黃色,介于陶與瓷之間。器底部有綠色斑塊,深淺不一,有層次變化。工藝特點為模制成型,分段拼接,凸凹明顯,立體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