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紋飾精美的筆筒(見圖),高15、直徑19厘米。專家鑒賞后,稱其為“古彩瓷”,乃清康熙早期的完整器物。古彩瓷藝術(shù),在康熙年間又稱“康熙五彩瓷”,不像青花、粉彩、顏色釉瓷是全國性的,到處都有生產(chǎn),可景德鎮(zhèn)古彩瓷相對而言,燒造精貴,知道的人少。
康熙“古彩瓷”素以其瓷胎純正、釉面精細、料色艷麗、紋飾優(yōu)美、制作高超、工藝規(guī)范而負盛名。相繼大明永、宣、萬時期,古彩瓷器又是一個黃金時代,以康窯為最,屬帝王“九五之尊”的吉數(shù),因為五彩其顏色古香古色,后至乾隆改為“古彩”之稱。
古彩瓷畫大多是些文氣的故事。如這幅“石崇斗富”上演的“提耳灌酒圖”就不常見。“石崇斗富”是一個古典故事。石崇是西晉文學家,生于元康初年,出任過南中郎將、荊州刺史,在荊州作惡多端,“劫遠使商客,致富不貲”,生活奢侈,常與王愷競相爭豪斗富。
故事說,石崇有寵妾梁綠珠,美艷且善吹笛,石崇為解綠珠思鄉(xiāng)之情,建“金谷園”,筑“百丈高樓”可“極目南天”。石崇經(jīng)常在家大辦豪宴,宴請晉帝國的達官顯貴和文人墨客飲酒作詩。每逢宴中,石崇就安排美女在座上勸酒、陪酒。賓客有飲酒不盡興者,他當即命令家丁殺掉勸酒的美女!有同情心的賓客為了讓美女活命,只好過量飲酒;有的寫不出詩,又不勝酒力的賓客,只得被石祟“提耳灌酒”,以至當庭酩酊大醉,死去活來。此件瓷畫即是繪出這樣一個令人尷尬的宴賓場景。
《滕王閣序》里有一個典故說,王導(東晉宰相)和王敦(東晉大將軍)兩兄弟曾共赴石崇家宴。王導酒力很淺,因為怕勸酒的美女殺身只好強飲數(shù)杯,當場醉倒在席上。王敦酒量很大,但此公心腸硬且好惡作劇,任憑美女流淚勸酒也不肯喝一口。三位美女霎時失去俊美頭顱,可王敦仍不動聲色,依舊滴酒不沾,結(jié)果又一個美女拉出去了,一分鐘后傳來一聲慘叫。王導責備兄弟無惻隱之心,王敦回答說:“彼殺自家人,關(guān)我何事?”
由于石崇不斷炫富,趙王司馬倫親信孫秀眼紅,并垂涎石崇寵妾綠珠美色,石崇不給。永康元年,趙王司馬倫專權(quán),石崇因參與反對趙王倫,“金谷園”被孫秀大軍包圍,石崇見大勢已去,對綠珠說:“我因你獲罪,奈何?”綠珠流淚道:“妾當效死君前,不令賊人得逞!”遂墜樓而亡。孫秀大怒,將石崇和潘岳等人斬首。《晉書》評點石崇結(jié)局曰:“至于金谷含悲,吹樓將墜,所謂高蟬處乎輕陰,不知螳螂良襲其后也。”正應了俗語:“嫩草怕霜霜怕日,惡人自有惡人磨。”
此畫通過“美人持酒”“石崇提耳欲灌”的形象,繪出了賓主人物的不同神態(tài),其細節(jié)描寫顯得格外真切,悲憫動人。由此可見,清康熙古彩瓷大多以名人高士人物現(xiàn)于故事、仕女敘情、高士訪友、名人頌詞、將士爭斗、刀兵護帥、美人游戲等歷史典故,均有文趣。
這只筆筒,也最能體現(xiàn)康熙古彩瓷紋飾與裝飾特色,山水人物層次鮮明,濃淡相宜,艷而不俗,人物姿情出神入化,有一種難能的雅致。小畫大道理,簡筆大意境,能夠巧妙地把人物與生活現(xiàn)實場景、人與人、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使瓷畫在幾寸之間,彌散著豐富的生活情趣,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或?qū)θ嗽谋迵。這應該是康熙五彩瓷、古彩瓷的一大特點。有專家曾說,康熙古彩瓷以五色爭艷、富麗堂皇、高貴典雅、鐵線銀勾而居瓷畫藝術(shù)之首,以工藝嚴謹、形象概括、構(gòu)圖新穎、古樸灑脫,而居釉上彩之大宗。此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