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香港賽馬會創(chuàng)意藝術中心的一個小工作室,8個年輕人聚在這里,只為參加鋦瓷藝術分享會。臺上,分享者正在示范修復瓷器的手藝——只見她從銅片中裁剪出一條條鋦釘,用錘子和鉗子制成書釘狀,然后在瓷器裂痕兩側(cè)鉆孔,再將鋦釘微微向內(nèi)傾斜打進鉆孔,最后打磨鋦釘,直至瓷器表面恢復光滑且可以重新使用……修復過程讓在場的年輕人驚呼不已。
分享者是有13年手工藝從業(yè)經(jīng)驗的香港玻璃藝術家陸珊。她在香港賽馬會創(chuàng)意藝術中心開設工作室,并且開辦各種手工班。對于瓷器修復,陸珊直言自己還未完全出師,舉辦分享會只是想與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自己學習鋦瓷的經(jīng)歷和作品,并讓更多年輕人認識這門技藝。
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陸珊在媒體上讀到關于瓷器修復的文章,被這門傳統(tǒng)技藝的精工細致深深地吸引,于是她決心北上,到內(nèi)地尋訪被稱為“王老邪”的中國鋦瓷第一人——王振海拜師學藝。陸珊的師父王振海是民間藝人“王神手”之孫,家族傳承第五代傳人。相傳,王振海的爺爺曾是慈禧太后的宮外御用工匠。由于王氏鋦瓷屬隔代相傳,王振海自小跟隨爺爺學習鋦瓷。只是這門從不外傳的家族技藝,為何會傳授給陸珊呢?時間來到2007年,王振海獲得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稱號,而此前與他一起申請的兩位老鋦瓷匠已經(jīng)過世。王振海恐工藝失傳,不顧家族反對,毅然決定公開授徒。陸珊這才有了學習的機會。
陸珊說:“現(xiàn)代器物修復可以分為觀賞性和實用性兩種,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屬于前者,因為瓷器不會再使用,修復的目的是為了還原本身的樣貌;中國傳統(tǒng)的鋦瓷工藝則是后者,要恢復瓷器的功能,讓人可以重新使用它。”
鋦補修復瓷器與中國瓷器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起源已無法考證,最早見于宋代張擇端的巨型手卷《清明上河圖》中一處鋦匠做活的一幕。“沒有金鋼鉆,別攬瓷器活。”這句俗話就來自鋦瓷,因為鋦瓷的重要工具就是金剛鉆。當然,鋦瓷不僅僅是為了修復瓷器,其本身就是一種裝飾。明清時代,一些人故意將品相完好的紫砂壺裝上豆子,再倒入水撐裂,然后鋦出特定的圖案,以此把玩。由于現(xiàn)代制瓷業(yè)的發(fā)展,民間普通的鋦活手藝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鋦瓷工藝流傳了下來,并加入符合現(xiàn)代審美的新元素,使得瓷器更具個性化的靈動之美。
鋦瓷可以修復紫砂、玻璃、寶石、甚至是薄得透光的白瓷茶杯,過程繁復,也需要很多心血。其精彩之處在于:工匠不用一滴膠水,只用一顆顆書釘似的鋦釘沿裂縫“縫住”,或是用梅花形的鋦釘修補破洞,細看碗內(nèi),只是隱約見到裂紋,卻不見駁口。“每一個步驟都考驗人的耐性。比如前期拼貼破碎器具,需要拼到用手指甲刮也感覺不到裂痕的程度。這個拼貼過程往往需要一天時間。”陸珊介紹說,有時候需要用指甲銼為每顆鋦釘拋光,再以多種不同密度的砂紙反復打磨,直至鋦釘融入杯身、手感光滑舒服為止。此外,如果鉆孔較大,還需要以瓷粉或石灰粉混合蛋白,制成天然的黏液填補鉆孔。這一步驟要3個月才能干透,少一點耐性都不行。
要將原來的器物變成一件工藝作品,除了考驗人的耐性,鋦瓷也在表達每個工匠的修復理念和對美的追求。陸珊希望自己可以在西式器具上突顯中國手藝,通過中西合壁的方式創(chuàng)作出一種具有香港地區(qū)特色的鋦瓷鑲嵌,讓更多中外人士了解這門傳統(tǒng)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