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匣缽
說到白瓷,就不得不提匣缽,它雖然不是陶瓷,卻是制作陶瓷時必不可少的窯具,無數(shù)陶瓷在其中燒制、誕生。陳國岑家從他祖父開始,三代人都從事著手拉匣缽,他們編織了白瓷的“護身服”。
初見陳師傅時,只見他腳蹬拉坯機,手扶泥團。不一會,一坨不起眼的泥,在他手里變成了一個匣缽。“我在月記窯做匣缽有20多年了,一天差不多能做50個左右。”陳國岑說。
家住高陽村的陳國岑今年已64歲,14歲時他就跟著父親陳芳木學(xué)做手拉坯,這一拉就是50年。“最繁忙時,給6條龍窯趕制匣缽,每天早上7點開始,拉到晚上23點。”陳
師傅說,現(xiàn)在德化燒瓷都改用電窯、汽窯了,一個月做匣缽的時間不到十天。作為德化的老師傅,他見證的德化從柴窯燒瓷到電汽窯燒制。后來,月記窯又利用廢柴料燒瓷,又把他這位拉坯好手請來做匣缽了。
“做匣缽的泥土都是從漳州、晉江、永春等地運來的混合型泥土。每次要用的泥土都得放到泥坑里,用牛踩上一天。再把踩過的泥土撈出來,用土拍重新加工,把大顆粒的沙石去掉。一坑的泥土約有八噸重,一個匣缽約15斤,大概能用20多天。”陳師傅告訴記者,混合型泥土里含有的礦物質(zhì)比較多,燒出來的匣缽硬度會更強,剛開始燒的匣缽會像白瓷一樣白,多燒幾次就會越燒越黑,越燒越亮,一個匣缽大約能用十幾次。
在工作坊,陳師傅抓了一把粗糠灰撒在模具底下,然后在模具上添上泥料,接著放在地上采實,最后把多余的泥料用工具削掉,一個匣缽的底就做好了。
現(xiàn)在,陳師傅做的匣缽主要用于燒制柿壺,剛拉出來的匣缽直徑約44厘米,燒過后會縮收到40厘米左右,每個匣缽里放3個柿壺,匣缽的厚度上半部分約1.5厘米,下半部分約1.8厘米,匣缽必須呈一定的弧度才能支持起整體。
“拉坯時都是靠手感,我拉出來的每個匣缽尺寸都差不多。要做到泥土聽手指揮就成功了,關(guān)鍵是要把泥土摸熟摸爛,它自然就聽你的了。”陳師傅笑呵呵地說。在采訪時,記者看到陳師傅的右腳底和雙手都結(jié)著厚厚的老繭,那是歲月跟泥土打交道留下的痕跡。
龍窯慢慢被歷史淘汰,陳師傅這門手藝也將漸漸消失。如今,做匣缽的師傅最年輕的也有50多歲了。像陳師傅老一輩全家人都會做,到他兒子這輩就沒人學(xué)了。
“只要有得拉坯,我會一直拉下去,除非真的拉不動了。”陳師傅現(xiàn)在除了做匣缽,還手工拉杯、壺、花瓶等,F(xiàn)在還有人會拿匣缽去做裝飾,有一些省外的也會來訂制,古樸的匣缽又多了一個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