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點,還沒熱鬧起來的海寧市長安鎮(zhèn)(高新區(qū))開元路行人寥寥,但位于路南側(cè)307號的長安運河文化陶瓷展示館已經(jīng)有人在等著了,他們是趕來參觀家鄉(xiāng)的陶瓷“寶貝”的。
海寧市民參觀陶瓷展示館。
這家6月16日剛開館迎賓的陶瓷展示館,每天都要接待七八十人,這讓館主許黎毅很是欣慰。
許黎毅今年36歲,架著一副厚厚的眼鏡,皮膚稍黑,短短的一層頭發(fā)露出了白茬。天熱,他穿著一件黑色襯衫,一條黑色休閑褲,一雙黑色休閑皮鞋,整個人看上去低調(diào)內(nèi)斂、溫文爾雅。
館主許黎毅。
看著參觀者的目光凝注在某件瓷器上,他便會走上前去,詳細地介紹這件瓷器的來龍去脈,甚至會教大家如何鑒別。
2006年,許黎毅拿著1600元的原始資金踏入收藏界,開始跟隨父親許國林走街串巷收購古陶瓷,一晃10年過去,他從收藏界“小白”變成了圈內(nèi)的“資深藏家”。
他收藏陶瓷有個特點,就是收購10件,交易5件,收藏5件,凡是發(fā)現(xiàn)跟長安運河文化有所關(guān)聯(lián)的陶瓷,無論多遠、無論多難,他都會想方設法地拿到手,而且只收藏不交易。
眼看著家里收藏的陶瓷越來越多,許黎毅就想著,建個展示館,擺出來供所有人觀賞,于是就有了長安運河文化陶瓷展示館。
“這樣才能發(fā)揮它的價值,也能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運河瓷文化。”在古玩界摸爬滾打十年,這是許黎毅的念想。
展示館里展示的瓷器。
運河與瓷器
長安沒有瓷窯,不產(chǎn)瓷器,但長安卻與陶瓷有著不解之緣。
這一切都是因為大運河。
大運河已經(jīng)在長安流淌了2500多年,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歷史根脈久遠,文化積淀深厚。
作為運河畔的枕水古鎮(zhèn),長安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無不烙上了運河文化的深刻印記。據(jù)記載,長安的建置早在唐代,唐貞觀五年(631年)設桑亭驛,后稱義亭驛,開元十一年(723年)設長安市,北宋《元豐九域志》里有“長安一鎮(zhèn)”的記載。
“壩北壩南河水平,客船爭纜水云腥。鄉(xiāng)音吳越不可辨,燈火滿船似落星。”船只是古時南方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長安鎮(zhèn)因為扼守水陸交通咽喉,很快成為南北商賈匯集和遠近城鄉(xiāng)物資的交流集散地。
古時長安,商業(yè)繁榮,街巷縱橫,名流輩出,望族林立。經(jīng)濟的繁榮催生了陶瓷文化的興盛。從平民百姓到大戶人家,幾乎家家都有幾件陶器瓷器,直到清末,長安的陶瓷擁有量仍然十分富足。但經(jīng)歷了近百年的歷史變遷,這些陶瓷大都從民間流失了,流向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展示館展出的瓷器碎片都來自運河邊。
許黎毅對長安運河陶瓷文化的了解源于父親許國林。
許黎毅的老家就在運河邊上,離運河只有20米,小時候父親經(jīng)常帶他到運河里打魚,很多時候,能從運河底撈出一些古陶瓷碎片,許黎毅對這些古陶瓷碎片充滿好奇。
父親許國林告訴他,大運河是古時候江南地區(qū)的水運交通要道,源源不斷地將江南地區(qū)生產(chǎn)的大米、絲綢、食鹽、陶瓷等運往京城,這些古陶瓷碎片就是最好的證明。
許國林喜愛收藏,每次見到這些古瓷器碎片,他都會小心地收藏起來,如果知道有那個人撿到了古陶瓷碎片,還會去收購過來。
許黎毅長大后,也加入了這一行列,數(shù)十年來,父子倆收購的古陶瓷碎片就有上千片。
這些來源于各個時期的古陶瓷碎片現(xiàn)在變成了長安運河文化陶瓷展示館正門玄關(guān)處的一整面陶瓷背景墻。
這面墻就像一本古書,無聲地述說著長安歷史悠久的陶瓷文化。
照片與收藏
長安的老照片中常以瓷器為背景。
許國林除了喜愛收藏,他還是一名攝影師,為長安一家照相館工作了30多年。
從業(yè)之初,許國林就開始有意識地收藏有關(guān)長安的老照片,其中有不少是晚清時期的家庭照或人物照。
那時候的人照相喜歡布景,用于布景的很多都是瓷器,這些精美的瓷器給了許黎毅無盡的想象和向往。
26歲那年,許黎毅開始和父親走街串巷收集古陶瓷,而照片就成了他收藏路上的重要參照。
只要是照片上有的陶瓷器類型,他都想方設法地收集回來。
人物背后的桌上擺放著瓷花瓶。
“照片上有的,或曾經(jīng)在長安出現(xiàn)過的,無論多遠、多難,我都會把他收購回來。”在許黎毅的觀念里,從長安流落出去的陶瓷就應該回歸長安,因為這些陶瓷見證著長安的文化和歷史,這種文化和歷史不能就這么斷了,或者遺失了。
歷時10年,許黎毅輾轉(zhuǎn)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收集了不少陶瓷,再加上父親許國林的收藏,有近2000件,其中不少都有著長安印記。
“我父親收藏的那部分,基本上都是長安附近的,而我收藏的很多都是曾經(jīng)在長安出現(xiàn)過的瓷器類型。”
在許黎毅的藏品中,還有一個獨特的類別——秀墩。
繡墩,又名鼓墩或坐墩,作為女性的專屬坐具,一般擺放在女子閨閣中。
古時的長安,官宦大戶眾多,繡墩幾乎是這些大戶人家女兒閨閣中的必備品,在許國林收藏的老照片中,就出現(xiàn)過不少繡墩的身影。
在許黎毅看來,繡墩的韻味不僅僅在于形制的秀美與工藝的復雜,更多的是其自身所散發(fā)的女性氣韻,帶有江南女子特有的柔和與婉約,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古時長安女子的生活場景。
理想與傳承
許黎毅并不是為了收藏而收藏,他有著自己的理念和理想。
許黎毅介紹長安運河文化陶瓷展示館館藏瓷器。
“我是生在運河邊,飲著運河水長大的。因而,對古運河有著深厚的感情,對生我養(yǎng)我的長安古鎮(zhèn)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樣對長安人民、父老鄉(xiāng)親有著深厚的感情。今天,我懷著對運河文化的深情,對家鄉(xiāng)人民的熱愛,將300多件陶瓷藏品展示出來,奉獻給長安人民永久免費觀賞,以此表達我的一片心意。”
以上這段話,是許黎毅在長安運河文化陶瓷展示館開館儀式上說的,這是他的心聲,也是他為之奮斗的理想。
在許黎毅看來,大運河離不開陶瓷文化,因為從古至今,長安人與陶瓷藝術(shù)品、陶瓷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將自己的藏品展示出來,不但能真正發(fā)揮這些藏品的價值,也能讓家鄉(xiāng)人民有一個了解長安運河陶瓷文化的平臺。
館藏六方花瓶。
事實證明,許黎毅的決定是受歡迎的,長安運河文化陶瓷展示館開館以來,每天都要接待七八十位參觀者。
“我的收藏之路,一直秉承‘發(fā)掘、保護、傳承’的理念,立志傳播中國古陶瓷文化,展示華夏古老文明。今后,我將進一步通過長安運河文化陶瓷展示館,繼續(xù)保護傳承長安運河陶瓷文化。”許黎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