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失傳200年宮廷陶瓷 是他恢復的)
他的作品《福祿萬代》琺瑯彩蓮子瓶,曾送給40多個國家領導人
在中國現(xiàn)代琺瑯彩陶瓷界,熊建軍的大名可以說如雷貫耳,他不僅讓失傳200年的宮廷琺瑯彩陶瓷恢復,其2016年燒制的《福祿萬代》琺瑯彩蓮子瓶,曾作為禮物送給40多個國家領導人。
西班牙駐華大使萬倫西亞
法國駐華大使與制造者熊建軍
而重慶人有眼福了,記者昨日獲悉,熊建軍作品全國巡展將我市作為第一站,將于近日在人民大禮堂旁仁捷收藏館展出。屆時,熊建軍先生將親自展出其數(shù)十件精美作品,同時我市老百姓還將見到被作為國禮的《福祿萬代》琺瑯彩蓮子瓶。
他用八年恢復失傳技藝
恢復宮廷制瓷工藝,80多道手工工序一道不能少。
琺瑯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眾多品種無法比擬的,所以代表了當代最高的藝術水平,最高的工藝水準。
昨天,記者在電話中采訪了熊建軍先生。“其實琺瑯彩彩瓷古法制作工藝之前已經(jīng)失傳了200多年。”回憶當年接到國家博物館電話,要求他帶隊研究恢復這一技藝,熊建軍至今依然記憶猶新,“1998年,中國國家博物館需要恢復制作一批琺瑯彩瓷,以恢復失傳200多年琺瑯彩瓷古法制作工藝。當時不少人進入了考察名單,經(jīng)過幾個月考察,最后確定由我和另外一些專家合作,共同研究恢復琺瑯彩復古工藝。”“我平時就很忙,既要教學生又要搞其他研究。但這個任務對于一個國家的文化藝術意義深遠。”
“在此之前,我從未見過琺瑯彩瓷實物。第一次還是通過中國博物館接觸到清代琺瑯彩瓷實物。”“簡直太美麗了,琺瑯彩瓷與其他瓷器在一起,完全有皇后的感覺,一躍而出。”
“當時的感覺就是決不能讓這一工藝失傳。”熊建軍先生說,“8年時間,翻閱了陶瓷的古籍幾十本,北京和景德鎮(zhèn)之間兩頭飛,上門請教多位陶瓷專家及制瓷大師。完全是沒日沒夜地干,光是失敗就燒了上百口窯的瓷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恢復了失傳工藝。
琺瑯彩手表一塊數(shù)萬元
最近幾年,琺瑯彩工藝產(chǎn)品逐漸備受老百姓喜愛,其不僅充滿美感,收藏價值也非常高。
“琺瑯彩陶瓷作為皇宮技藝是中國工藝藝術的隗寶,這次在重慶展示的作品,代表了中國當代琺瑯彩瓷器最高水品。”承辦此次展會的重慶市仁捷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杰說,“自從琺瑯彩工藝恢復后,其作品迅速得到社會認可。而琺瑯彩瓷對燒制工藝把控嚴格,每年的產(chǎn)出量簡直就是供不應求,這幾年價格像坐著火箭一樣向上竄。”
目前,琺瑯彩工藝不僅用在陶瓷上,正逐漸使用在其他領域,其也受到一致好評。“用另一個數(shù)據(jù)可以說明琺瑯彩工藝的火爆。”劉杰說,“去年底,我們公司在重慶國博中心舉辦了一場琺瑯彩手表展,一塊手表價格達到數(shù)萬元,結果當天來現(xiàn)場的市民達到數(shù)千之多。”
暨熊建軍大師琺瑯彩瓷藝術成就展—全國巡展重慶站—正在展出中。熊建軍23日將亮相展場
重慶第一次舉辦如此高規(guī)格的琺瑯彩國瓷展,是重慶收藏界的一大盛事。劉杰告訴記者,23日熊建軍將現(xiàn)身展場,同時還有原故宮博物館副館長張之鑄。
當天,重慶收藏界的朋友不僅能夠與兩位大咖見面,現(xiàn)場還將對熊建軍先生的部分限量精品作品進行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