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輝敏是內丘縣的一名80后聾啞小伙兒。多年來,他醉心邢白瓷燒制工藝,憑借一雙巧手和堅強毅力試研出“類銀似雪”的仿古邢白瓷,讓千年名瓷重新煥發(fā)迷人光彩。
“孩子出生不久就發(fā)高燒,后來因藥物失聰,襁褓中的他自此墜入無聲世界。”盡管已過去了30多年,耿輝敏的父親耿增群提起往事,臉上仍透著悲傷和惋惜。
為讓他學到自立本領,14歲時,耿輝敏被送到市特教學校。低年級的手工、畫畫、舞蹈課,高年級的美術、服裝、編織課,他樣樣學得認真。8年后,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山東省特殊教育高等學校服裝設計專業(yè)錄取。
“聽不到,就感覺不到外界的浮躁,不會說話,卻讓他時刻保持著敏銳的觀察力。”耿增群介紹,小時候,輝敏就與眾不同,他用泥巴捏小動物,捏啥像啥;照著圖畫書,描摹人物,活靈活現。長大后,他巧識“五谷畫”、苦練“砂石畫”,就連葫蘆上烙畫他都能信手拈來,十里八鄉(xiāng)的人都知道耿家二小子的手最巧。
也正是因為心靈手巧,2014年,弘傳邢瓷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他便被推薦進入該公司,擔負恢復邢窯傳統(tǒng)燒制工藝的重任。
“為了燒制仿古邢白瓷,他真是下了大功夫。”同事王宇說,由于對傳統(tǒng)燒制工藝不了解,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配方比例不合適,不是開裂,就是變形。為了摸清其中奧妙,耿輝敏一宿一宿不睡覺攻關那是常有的事兒。
為了少走彎路,耿輝敏南下河南,北上曲陽,向陶瓷考古專家、陶瓷制作的民間老藝人拜師學藝。配方、拉坯、雕刻、上釉、燒制,每道工序,他都細細琢磨,用心感知。2015年7月,耿輝敏終于成功燒制出了“類銀似雪”的第一窯仿古邢白瓷。那一刻他激動得熱淚盈眶。
今年5月,經中國建材集團(咸陽)陶瓷研究院專家鑒定,耿輝敏等人研制的仿古邢窯白瓷產品胎質與古代邢窯白瓷瓷片胎質大致相似。“這意味著在恢復邢白瓷燒制技藝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內丘縣邢窯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李清泉說。
“除了讓邢白瓷發(fā)揚光大,我還有一個夢想,就是帶動殘疾人就業(yè)。先期想先招5名,我會教他們拉坯、雕刻、燒制邢白瓷。我要讓大家知道,雖然我們身體殘疾,但只要努力,我們也能為社會做出貢獻。”耿輝敏在手機上敲下這樣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