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法文化論壇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式現場。
5月25日至27日,主題為“一帶一路:文明對話與融合”的首屆中法文化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法兩國文化、藝術、經濟、教育等各界人士圍繞論壇主題分別從遺產保護、歷史研究、文化傳承、城市發(fā)展等方面進行了總計16場次廣泛深入的交流,并舉辦藝術展、音樂會等多場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展示中法兩國文化藝術領域的成就和內涵。德化以陶瓷為亮點,通過多項活動參與到這一文化交流的盛事中,續(xù)寫了“絲路使者”的新篇章。
中法市長對話——
海上絲綢之路與德化陶瓷
中法市長對話中,泉州市市長康濤成功推介了海上絲綢之路與陶瓷。
5月27日下午,在藝術8 - 中法藝術之家舉行的《中法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與城市發(fā)展論壇》上,泉州市長康濤與北京、西安以及法國巴黎、里昂、安格魯姆等其他中法五城市長,圍繞論壇主題開展交流對話。
伴著精彩的PPT演示,康濤市長娓娓而談。“‘海上絲綢之路’是泉州最深刻的文化情結、最獨特的文化基因。”康濤說,作為聯(lián)合國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認定的海絲起點,泉州是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發(fā)站,并以海上絲綢之路主要商品德化陶瓷為例進行了重點介紹。他從史書記載、考古發(fā)現、世界各地博物館館藏等方面切入,詳細介紹千百年來“世界陶瓷之都”德化與法國乃至世界鮮有間斷的密切交往和深厚淵源。他還特別提出第一個把德化白瓷稱作“中國白”的法國人叫普拉德,在《1692年巴黎通訊地址實用手冊》一書中首次寫出了 Blanc De Chine這個名詞。
泉州市市長康濤(右三)與藝術8創(chuàng)始人佳玥(右一)觀賞蘭全盛(右二)現場創(chuàng)作的作品。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右二)觀賞德化白瓷花籃。
審視現狀,康濤指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要“走出去、請進來”,宣布了泉州和德化兩級政府將與論壇組委會共同發(fā)起“世界陶瓷藝術大獎賽”,設立“中國瓷路基金”,支持全世界參賽藝術家用德化白瓷創(chuàng)作,大力推動本地和國際藝術家的雙向交流,推動德化陶瓷發(fā)展走高端化、定制化、國際化的道路,促進中西方陶瓷文化交流與融合,也為“一帶一路”文明對話增光添彩。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出席分論壇;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中國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理事長馬蔚華共同主持本次分論壇活動。
中法攜手合作——
舉辦世界陶瓷藝術大獎賽
中法各方代表共同簽訂合作框架協(xié)議,啟動世界陶瓷藝術大獎賽。
為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德化白瓷藝術和文化,推動德化陶瓷走出去、請進來,5月26日下午,泉州市政府、德化縣政府攜手中法文化藝術機構,共同簽訂合作框架,啟動世界陶瓷藝術大獎賽。
記者獲悉,大賽由中法文化論壇組委會主辦,中法文化藝術研究中心、藝術8 - 中法藝術之家、德化縣承辦,兩年一屆,是一項針對全球范圍內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的公益駐地項目。根據賽事計劃,每年11月初至次年4月底,來自全球范圍的12位駐地獎獲得者將前往德化進行駐地創(chuàng)作。次年5月底,從12位中挑選6位入圍藝術家,受邀前往法國參加ICA Award入圍藝術家聯(lián)展,并最終由權威高水準的評審委員會評選出包括新銳陶瓷設計獎、新銳陶瓷藝術獎以及評委特別獎在內的3位大獎獲得者。
該賽事發(fā)掘及嘉獎以陶瓷為主要創(chuàng)作材料的國內外優(yōu)秀青年藝術家及設計師,北京英藍集團董事長于志強認為此舉把國際上優(yōu)秀的藝術家引進來,通過他們的創(chuàng)作帶動德化當地藝術家藝術理念的突破,讓藝術水平與國際接軌,為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注入新鮮血液。
對此,前中國駐法大使吳建民表示,“任何文化關起門來都發(fā)展不了,要快就要對外交流,這次法國的、中國的代表都來了,跟德化一起發(fā)起世界陶瓷藝術大獎賽,共同推動瓷文化走向世界,將來一定會有比較豐碩的成果。”
德化·中國白——
文化交流的使者
德化·中國白陶瓷藝術展覽開幕式。
5月26日下午,《德化·中國白——文化交流的使者》主題瓷器展在位于北京東城區(qū)的歐美同學會會址正式開展。
展覽場地面積約兩三百平方米,由黑白兩個主色調構成,透露出簡約高雅的氣息;頂棚以宣紙覆蓋,并設計成條紋及起伏的波浪式,象征德化陶瓷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歡迎展板上,中法兩國文字分別書寫展覽主題,另一側何朝宗《渡海觀音》的經典形象讓與會人士駐足鑒賞。
歐美同學會的展覽現場。
經典建白瓷散發(fā)出安靜瑩潤的光芒。
作品與視頻結合展示,創(chuàng)設的氛圍更加濃厚。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看完展覽很高興地表示,中法兩國都是歷史悠久、擁有燦爛文化的國家,兩國人民都有共同的火一樣的熱烈性格和瓷一樣的品質,通過陶瓷藝術,中法兩國文化交流的道路還要繼續(xù)走下去。
佳士得中國瓷器及藝術品國際副總裁羅拉女士告訴記者,她非常滿意這次展覽,之前就知道德化白瓷在法國很著名,此次通過展覽看到了中國陶瓷的發(fā)展歷史和特點,也看到了中國陶瓷的水平和未來的發(fā)展情況。杜夢堂創(chuàng)始人皮埃爾·迪蒙特耶則認為當今的作品可以看到德化白瓷在技術上始終保持一個非常高的水平,而作為媒介,陶瓷在兩國人民之間、政治之間、藝術之間都是很好的橋梁,德化可以跟中法兩國的雕塑家、藝術家合作創(chuàng)作作品,就像十八世紀的德化白瓷一樣。
德化·中國白——
藝術的生命力
創(chuàng)新的展陳方式讓陶瓷融入日常的生活場景。
書櫥里琳瑯滿目的書籍旁邊擺放著幾個鏤空的白瓷花瓶,沙發(fā)、茶幾、鮮花,一切顯得柔美而詩意;窗臺上,一兩件寫意的白瓷雕塑透過古典窗格與窗外的綠樹相映成趣;轉角處,自天花板懸垂而下的卻是云團、城市等新銳視角的呈現;而墻角的木柜里,經典的建白瓷花瓶則安靜沉默地閃爍出瑩潤的光芒……
這是藝術8 - 中法藝術之家的主題瓷器展覽。在此展覽的是柯宏榮、陳桂玉、蘇獻忠、曾玉真、寇富平、黃永星的作品,據策展人卡羅女士介紹,這些展品是她到德化參觀了很多工作室,采訪了很多藝術大師之后挑選出來的,都是讓她最受感動的作品。所以,她在藝術8將這些作品用很藝術化并很有高雅生活情調的方式呈現出來。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展品的展陳方式其實就是再現了中國早年生活中對瓷器的擺設和收藏的狀態(tài),它把生活細節(jié)做了一次呈現,讓瓷器完全融入生活的日常場景中。不僅如此,策展人充分利用了藝術8展廳本身具有的紅黃等顏色來進一步襯托陶瓷的白,使得藝術效果特別突出。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蘇獻忠108將及仕女、映像系列的展示廳中,復原了蘇獻忠工作室的一角,工作臺面上散放的素坯和半成品,周邊灰色的磚墻與綠植,古拙又不失情趣,粗獷又富于生機,呈現一種令人深深著迷的藝術氛圍,還特別從德化邀請了陳明良、李錦峰、蘭全盛到現場和蘇獻忠一起創(chuàng)作,真實再現藝術家們的工作狀態(tài)以及盡情揮灑才華的快樂。
陳明良向一名女記者現場展示瓷花的制作。
蘭全盛在現場創(chuàng)作。
李錦峰在現場創(chuàng)作。
“我覺得這種方式好,接地氣。這種形式讓人感覺很親切,不是簡單地重復傳統(tǒng),它已經有當下的審美,當下的思維和當下的語言。”中國陳設藝術專業(yè)委員會執(zhí)行主任梁建國參觀之后說,觀眾可以在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中看展覽,并且在飲一杯咖啡或一杯茶的基礎上將會引發(fā)更多的思考。
藝術8的創(chuàng)始人佳玥女士表示,她很有興趣把德化推向世界,讓更多的法國人知道德化白瓷的藝術感染力。通過這次活動,她對白瓷的熱愛與日俱增,“今天是一個開始,以后,法國和中國和德化要一起合作,一起交流,像今天這樣,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