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首頁  | 經營管理 | 營銷專題 | 人際溝通 | 創(chuàng)業(yè)天地 | 網商 | 職場生涯
信息內容
 
 您的位置: 首頁>營銷管理>>職場生涯>>|
面試官一定要立馬淘汰掉的5類人群

發(fā)布:2016-2-27 9:37:55  來源: 自由撰稿人 [字體: ]

  俗話說,人一上百,形形色色。同樣,在招聘管理過程中,同樣會遇到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人,作為面試官,一般情況下,對“人的不同”這種情況都可以理解,但惟獨對下面五類人往往比較不喜歡,分別是偽造經歷者、頻繁跳槽者、職業(yè)不系統(tǒng)者、滿腹牢騷者和夸夸其談者。


1、偽造經歷者弄虛作假


  小焦計劃應聘一家當?shù)刂髽I(yè)做司機班長,但不會填寫簡歷,寫字歪歪扭扭,一看就不想再面試下去,就是由于這個原因,在應聘上一家單位時,被面試官當眾批評了一頓,沒面試上。這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上演,他讓自己的一個關系較好在一家單位做人事工作的熟人幫忙寫一下簡歷,期望在簡歷上給面試官留下一個好印象,并拜托要好好“潤色”一下。果然,經“潤色”之后的簡歷,真是有了很大改觀,字跡規(guī)矩、漂亮、沒有空項,問題是經歷這一塊也“潤色”了,無中生有,居然出來個“在某公司干了3年司機班長的經歷,還榮獲了年度先進個人。”從這來看,小焦心里想,應該是穩(wěn)操勝券,十拿九穩(wěn)了。但萬萬令其沒想到的是,有一位面試官對其干三年司機班長職位的公司很熟悉,三問兩問馬上露餡,又鬧了個大紅臉,面試官合議后,當場委婉終止了面試。搞得小焦后悔不堪。


  此類人涉及誠信問題,常常是一票否決權,誠信是企業(yè)招聘人才的首要基本條件。一是面試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求職者存在有偽造經歷現(xiàn)象,比如偽造學歷、經歷、工作成果等等,不管多么有才,給面試官的印象會一落到底,一般都會被立即叫停繼續(xù)面試,應聘者會立即被淘汰。二是在面試過后,通過背景調查,發(fā)現(xiàn)求職者經歷不實,發(fā)現(xiàn)經歷造假,這種情況下,不管應聘者是處于待入職或者是已經入職狀態(tài),招聘者也一般不會再考慮。


2、頻繁跳槽者挑肥揀瘦


  應聘者老陳,今年42歲,做監(jiān)理很多年,先后在2家房地產公司和3家水泥公司做過,經詢問,跳槽的原因也都是薪資過低或不適應新環(huán)境導致的。盡管每次面試都很成功,而且崗位工資每次跳槽都有所見長,但仍然還是感覺自己的能力和薪資不夠匹配,不適應新公司的經營管理理念,于是就毅然選擇要跳槽。面試官詢問:如果將你錄用后,在工作的過程中,有其它企業(yè)給你拋來橄欖枝,給你更高的薪酬,你是否要接受?老陳肯定的回答,那是肯定的。“真夠誠實的”,面試官痛苦的笑了一下,順勢結束了本次面試。


  此類人員也不受企業(yè)歡迎,這里面一般有兩種現(xiàn)象:一是求職目標不明確,思維飄忽。不知道自己要干啥,長時間找不準定位,一直處于嘗試職場狀態(tài),搞不清楚自己究竟適合干啥,有很強的盲目性。二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干工作不夠專注、認真,沒有定性,高估自己,總喜歡通過跳槽的方式來贏得更高的“價錢”和“平臺”。


3、職業(yè)不系統(tǒng)者目標不明


  一個學習農業(yè)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由于不喜歡自己當前的專業(yè),但又不知道自己究竟適合做什么,于是,先找了一個清閑的工作暫且干著,為了之后能更好的就業(yè),趁閑暇時間,先后考取了財務證、文秘證、人資證、心理咨詢師證、報關員證、花驗員證等等大概有10個證書左右,心想憑借這一大堆證,肯定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令其沒想到的是,由于平時工作不專心,讓他很快丟了自己第一份工作,再去找其他工作時,這些證書并沒有幫助自己獲得好的工作,更為關鍵的是,由于工作期間把精力都用在了考證上了,沒有積累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資本,于是也只能又去找了其它的一份閑差,繼續(xù)自己的考證生涯。如此三番,讓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變得很不穩(wěn)定,這個過程里,一會干生產,一會干銷售,再一會干行政,干的工作之間卻都沒有必然的關系,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啥;證書滿天飛,考的證書之間也都缺乏關聯(lián)性,也一直沒有找到自己職業(yè)發(fā)展方向。


  證書是要為工作服務的,不圍繞著職業(yè)發(fā)展目標去考證,干人資的去考會計證,搞生產的去考秘書證,干財務的自學考試學習人資專業(yè),這些證書越多,越會給面試官造成不良的印象。


  建議應聘者,在前期要盡快在變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以這個位置為基礎,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去開發(fā)自己的能力并去努力實現(xiàn)這個目標,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圍繞著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去補充自己的能量,缺鐵補鐵,缺鋅補鋅,缺什么元素補什么元素,讓自己擁有職業(yè)發(fā)展當中的核心能力。


4、滿腹牢騷者意志不堅


一味的抱怨組織,從來不檢視自身,一有問題就歸罪于外。經常遇到下面的求職者:


面試官問:為啥要離開原來的企業(yè)呀?


求職者:原來的企業(yè)平臺不適合我的發(fā)展了。想找一個更大的平臺闖一闖。


面試官問:為啥沒有做出好的業(yè)績,僅僅是平臺問題嗎?


求職者:我不喜歡那個公司強壓式的管理文化,我的主管一直在排擠我。


面試官:還有其他么?


求職者:在主管的影響下,我的下屬也不太合作我的工作。


  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可以認定,即便把這樣的人招聘到公司后,也很難有什么價值貢獻。工作沒干好,目標沒達到,不首先做自己解剖,檢視自己身上的問題,動輒總是把問題歸罪于外,自我認為所有失敗,都是外圍環(huán)境給自己造成的,從沒考慮自身主觀能動性方面存在的問題,長此以往,自己就會變成失敗專業(yè)戶。


  在這里,給管理者一些建議:一是適度引導應聘者。凡事必有因,在探索問題本源時,一定要本著凡事操之在我的態(tài)度來檢討: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么糟糕的結果,這些原因為啥自己沒有及早發(fā)現(xiàn),沒有及早找到措施并及早防備,是自己的能力問題還是自己的態(tài)度問題?讓應聘者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自己以外的東西都是外因,自己才是內因,是一切問題的本源。二是及早做出判斷。對那些比較嚴重的外部問題專業(yè)戶,一定要在得出結論后適時中斷面試。


5、夸夸其談者內涵太淺


  據(jù)說,從前有個來自小國的使臣來到中國,向皇帝獻上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皇帝看后自然是高興。但是使臣也同樣出了一道難題:在三個金人中,究竟哪個是最有價值的?皇帝與滿朝大臣絞盡腦汁,還特意請來珠寶匠來檢查、稱重、看做工,結果是三個金人一模一樣。泱泱大國,怎能連這個小問題都不懂,面對使者,正在滿朝文武束手無策時,一位早已退位的老后,要求覲見,說自己有辦法�;实勐勓源笙�,只見那位老臣胸有成足地拿出了三根稻草,并且依次插入了三個金人的耳朵,卻得到了三種不一樣的結果,稻草從第一個金人的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跟稻草卻是從第二個金人的嘴巴里掉了出來,而當?shù)谌齻€金人的稻草進去之后便直接就掉進了金人的肚子里,甚至連個聲響也沒有。老臣轉身自信地對大家說:最有價值,當之無愧應數(shù)第三個金人!此時使者默默無語,答案自然是正確的。


  這個小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最有價值的人,往往會是那些善于傾聽、而絕不會夸夸其談的人,因為傾聽是人成熟的最基本素質。


  夸夸其談的人一個顯著特點,即:偏重于形式上的東西,善于弄虛作假,故作玄虛。現(xiàn)實證明,能說不見得能做,能做不見得能說,相反,越是夸夸其談者,甚至還越是不干實事者,就像你手中存有一副好牌,任憑你如何叫囂,而若不親自動手打牌,再好的牌也只是夸夸其談的“空談”。在日常招聘過程中,常常會看到那些口沫飛濺、夸夸其談、自以為是者,他們似乎總怕面試官不清楚自己身上的能力,于是總是極力將方方面面將自己描繪成專家,事實上,越是夸�?诿枋龅淖屑毜牡胤剑€真不見得在這方面具有突出的能力,說不定還真是他身上的薄弱項。職場上,經�?吹竭@種空降兵現(xiàn)象:拍拍腦袋決策,拍拍胸脯保證,拍拍屁股走人。


  典型的語言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初次溝通很容易吸引住面試官的眼球,但好景不長,一旦進入組織,當需要真槍真炮的去戰(zhàn)斗時,往往經受不住考驗,不是技能不過硬,就是態(tài)度不端正,結果很快拍胸保證后拍屁走人)。這四類人干不好、干不長,盡可能規(guī)避。給管理者一些建議,如圖3-6所示。


圖3-6對夸夸其談應聘者的管理建議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類熱點  
營銷專題  
創(chuàng)業(yè)天地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