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這一整套鋦補瓷器的工具是吳老九的寶貝。
②工作室里,吳老九在專注做鋦活兒。
③鋦補后的古茶杯,表現(xiàn)出了不同材質混搭后的效果。
④吳老九手把手教兒子寶弟學鋦瓷。
吳老九展示他的鋦瓷作品—一口古代小茶杯。
一口破裂的茶杯,經(jīng)過修補變得滴水不漏,還增添了幾分頗有情調的藝術點綴。這是眼前這位32歲的德化小伙吳老九向我們展示的古老行當——鋦瓷。
鋦瓷,俗稱補瓷,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尤為陌生。它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剛鉆鉆孔,再用鋦釘嵌住抓牢,再把瓷粉和雞蛋清填入縫隙,使其恢復原狀。修復后的瓷器不但能繼續(xù)使用,還具備了觀賞價值。手藝起源于何時已無從考證,最早見于宋代《清明上河圖》,鋦瓷匠人的扁擔一頭是工具箱,另一頭則是用來軟化銅片的烤爐。
“祖父和父親以前都是補大缸的。”吳老九從小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中學會了補缸,長大后卻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德化以瓷聞名,鋦瓷技藝失傳多年。
“鋦瓷,是瓷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F(xiàn)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制瓷技術也提升了,反倒使得民間的鋦活手藝逐步淡出大家的視線。”為了拾起這門傳統(tǒng)技藝,吳老九不遠千里北上拜師,“補缸與補瓷二者是相通的,都需要我們抱著一顆惜福的心讓物件重獲新生。”
鋦瓷是一門細活兒,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術,還需要手藝人具備耐心、細心和審美情趣,以及與顧客的良好溝通能力。
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只見吳老九一手拉著弓,另一首握著金剛鉆,雙手如拉二胡般有節(jié)奏地轉動,在茶杯裂縫兩側鉆出小孔。鉆孔的過程很需要功夫,既不能太深至其穿透,也不能太淺令鋦釘不好咬合。吳老九介紹,鋦瓷囊括24道工序、136種工藝,打孔后,要上鋦釘,尖銳的釘絲常常扎進指腹做塑形,再修飾磨平?此坪唵蔚膸讉步驟不經(jīng)意間已在吳老九指尖慢慢地堆疊出一層層厚繭。
在吳老九的工作室里,我們看到各式各樣被藝術加工過的鋦瓷,大到一尊觀音瓷塑,小到一口茶杯,更有完好無損的茶壺。這些器物經(jīng)過鋦補被裝飾得煥然一新。根據(jù)客人的需要,花鳥魚蟲等各種景致都能在鋦補過的瓷器上呈現(xiàn)出來。“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不是被動的鋦補瓷器,而是根據(jù)器物的本身造型和色彩,運用各種嵌飾打造一番,這樣就更有觀賞價值了。”
“每次看到客人高高興興地把鋦補好的瓷器帶回家,我心里十分高興。”在吳老九看來,鋦瓷是一門快樂的手藝,不僅能教人惜物保福,還能給別人帶來失而復得的快樂。
真誠的態(tài)度和精湛的技藝使得吳老九的口碑越傳越響,很多外地的藏瓷愛好者也紛紛慕名前來。平日里,吳老九也會背上自己的行當?shù)浇稚,到學校和廣場做鋦活秀,讓這門手藝再次進入大家的視線。
眼下,吳老九還收了幾名徒弟。“有人要學鋦藝是好事,說明大家對于這門老手藝的珍視,我們有責任將它傳承下去!”讓吳老九欣喜的是,自己9歲的兒子寶弟對這門技藝也很感興趣。課余時間,寶弟也在吳老九的指導下學起了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