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企業(yè)內部的各種成本管理,僅僅停留在原材料采購以及控制各種管理費用等顯見的層面上,而無形的時間所形成的“時間成本”,則很少被納入到管理者的成本管理視野。在過去,一般來說,企業(yè)的內部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為主的討價還價能力,其二是以提高工作效率為主的費用控制管理能力。當然,從開端的原料采購到終端的銷售成本管理,確實使得企業(yè)成本管理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但是,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以及市場的透明度越來越高,企業(yè)原材料采購成本的討價還價能力變得越來越弱,可供降低原材料成本的空間已經(jīng)越來越小,同時,企業(yè)內部各項成本減少和控制也逐漸接近了極限。通俗點說,假如企業(yè)試圖在這兩個方面繼續(xù)無限制地挖掘和降低各種成本,那么,就可能會演變成不恰當?shù)目丝廴藛T薪酬成本、甚至是為了降低產品成本而走向以次充好的自我毀滅之路。事實上,在今天市場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產品成本的價格大戰(zhàn),只意味著這樣一個事實:傳統(tǒng)意義上的降低和控制成本之路,已經(jīng)接近極限或走到了盡頭。
距離不是距離,時間才是距離
企業(yè)可以挖掘的最大成本,究竟在哪里?在西方,有一家服裝企業(yè)的成本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純粹的加工裝配產品時間,只占整個生產過程所需時間的2%,原材料和制成品的運輸時間占5%,而其余剩下的93%的時間,則是生產準備和成品交換的時間。換句話說,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產品再到顧客手里的一個完整過程,企業(yè)內部的生產時間僅僅不到10%,其余的時間則全部是從產品到顧客手中的時間。顯然,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分析,它只意味著這樣一個事實:時間成本,已經(jīng)悄悄地成為了企業(yè)管理的最大成本。
因此,從產品走到顧客手中之間的“時間”,才是企業(yè)最大的管理成本,也是企業(yè)成本管理中的最大漏洞。在今天,我們常常這樣說,庫存是企業(yè)最大的威脅,但事實上,庫存并不是產品到顧客的遙遠距離,而是產品到顧客的等待時間。
顯然,我們忽視了一個事實:在今天飛速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中,“距離不是距離,時間才是距離”。確實,今天的購房者在被問到最關注什么因素時,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購房者認為,交通是否便捷成為了首選因素,而“交通便捷”的真實含義,意味著是否能夠節(jié)約時間成本,這樣就不會在路上浪費很多時間,生活才不會太辛苦。至少,房地產企業(yè)已經(jīng)不再使用小區(qū)距離地鐵站多少米的距離說法了,而是改用了距離地鐵站多少分鐘的時間概念了——事實上,當我們使用時間而不是距離,來重新描述產品與顧客之間的間距時,就意味著我們開始使用“時間成本”的概念了。
由此,一項新的成本管理觀出現(xiàn)了,即:時間成本——它當然并不是指生產線上制造產品的速度,更不是指各種原料投入與產品產出時間的投入產出之比,而是指時間本身成為了成本或者說成本開始使用時間單位來衡量。
在航空公司的運營總成本中,支付機場及提供地面服務的成本費用,占到航空運營成本的30%到40%,所以,降低航空公司的地面機場費用,成為了降低航空公司總成本的首選。那么,航空公司如何降低地面機場費用呢?當然不是來自航空公司和機場公司之間的討價還價,至少,有一家西方航空公司,開始使用時間成本來降低地面費用,它詳細地測算了旅客從進航站樓到登上飛機過程中,每一環(huán)節(jié)所需花費的時間,從而設計出最短路徑和最便捷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縮小旅客停留等待時間。
事實上,對于航空公司這種“留在機場就是成本、飛上天空才是效益”的特殊類型企業(yè)來說,即使是僅僅縮減了旅客在機場滯留時間的一分鐘,那么,對于流量巨大的航空公司都意味著巨額成本減少。
內部生產就是成本,外部銷售才是效益
對于典型的生產制造企業(yè)來說,“內部生產就是成本、外部銷售才是效益”,所以,縮短銷售時間就是降低企業(yè)成本,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減少產品庫存時間,確實,從產品生產地到顧客駐地的距離,總是顯得那么的遙遠和散亂,距離帶來了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那么,我們該如何掙脫距離的束縛呢?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無法改變現(xiàn)實的地理環(huán)境距離,但是,我們卻可以改變縮短距離的時間。
事實上,當一件產品到達顧客手里的時間,從數(shù)天甚至是長達一個月,縮短為一天甚至是一小時,它就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費用成本的概念了,而是成為了企業(yè)在市場競爭中的有力武器。
沃爾瑪?shù)纳虡I(yè)競爭口號是“天天低價”,那么,它是怎樣實現(xiàn)“天天低價”承諾的呢?是時間成本決定了產品價格,從而使得沃爾瑪?shù)?ldquo;天天低價”成為了現(xiàn)實。沃爾瑪建立起了基于時間成本管理的強大信息和物流系統(tǒng),它的配送中心具有高度現(xiàn)代化的機械設施,送至此處的商品85%都采用機械處理,從而大大減少了人工處理的費用與時間,保證了進貨從倉庫到任何一家分店的時間不超過48小時,使得各分店即使只維持極少存貨也能保持正常銷售;它的先進的衛(wèi)星通訊網(wǎng)絡,使得配送中心、供應商及每家分店的每一銷售點之間,在短短數(shù)小時內便可完成“填妥訂單→各分店訂單匯總→送出訂單”的整個流程。所有這一切,都是圍繞著時間成本而進行的,各種技術僅僅是壓縮時間的手段。
因此,未來的每一個企業(yè)——無論是第二產業(yè)的制造業(yè),還是第三產業(yè)的信息服務業(yè)——都需要基于“時間成本”的角度,重新分析企業(yè)各項費用成本的構成,并從隱性的時間成本中獲得成本減少的收益,這其中,無論是內部生產時間、還是外部銷售時間,每增加一分種的等待滯留時間,都意味著均攤了企業(yè)的總成本,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則可以有效地壓縮時間。因此,從這個意義來說,未來每一個企業(yè)都需要基于信息技術,架設起自己的“即時工作系統(tǒng)”,因為能夠馬上反應環(huán)境變遷的組織,已經(jīng)成為了未來企業(yè)的基本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