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發(fā)光的翅膀》充滿科幻感
一連四天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ART HK12藝術展”日前剛剛落下帷幕,此次“大牌云集”的展覽吸引了許多香港市民,他們抱著藝術巡游者的心態(tài)巡游一番。此次展覽由京都現(xiàn)代美術館首席策展人長谷川佑子擔任,10組占地100平方米的大型雕塑和裝置,展示著藝術的奇觀和發(fā)人深省的議題。
從畢加索到安迪臥爾霍、從安尼斯·卡普爾到村上隆,東西方藝術家的作品在這里爭奇斗艷。穿梭于藝術品中,不久就看到空地上升起了小小的黑色沙丘,上面有一艘白色輕舟——這件被香港媒體譽為本次展覽的“亞洲力量”、名為《白色的船》的作品出自閩籍當代藝術家吳達新之手。“船在山上,讓人聯(lián)想到西方文化的諾亞方舟,有東西融合之感。”吳達新用獨特的藝術手法、深層的藝術理念打造出令人駐足的藝術作品,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香港媒體、藝術圈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德化陶瓷再一次“名聲在外”。據悉,這艘體長有1.62米,重30公斤的潔白之船是由德化陶瓷燒制而成的。“我把陶瓷做成一艘小船,讓它從被載體變成載體,承載著中國當代文化夢想,希望再次被世界認識。”吳達新一席話既透露著他的藝術夢,又述說著他的家鄉(xiāng)情。
由德化瓷制成的作品《白色的船》
易碎的材質更具張力
面對這一次世界級的藝術展覽,吳達新以亞洲藝術家的身份出席,自然不敢小覷。對于作品的創(chuàng)意構思、制作材料的挑選,每一個程序他追求精益求精。來自家鄉(xiāng)的德化陶瓷最終上了“臺面”,于展覽上引起一陣嘩然。
如今有太多材料可供藝術家選擇:玻璃鋼,銅,鐵,石膏,漢白玉等,為何選用德化陶瓷進行創(chuàng)作?吳達新心中早有“定數(shù)”,陶瓷是中國人的發(fā)明,中國的陶瓷制品曾被裝載在大小的船只上運往國外,形成外國人對中國的最初認識,陶瓷已經成為中國文化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一位中國當代藝術家,吳達新認為用一個最傳統(tǒng)的元素去創(chuàng)作,更有身份的認同感。在以陶瓷作為創(chuàng)作材質的作品并不多的中國當代藝術圈里,他決定對此發(fā)起挑戰(zhàn)。
為了完成這艘《白色的船》,吳達新在德化的一家工廠里一待就是兩個多月,期間自然有不少問題前來“打擾”。制作陶瓷吳達新是門外漢,他首先做的事便是虛心“取經”,他懷著謙遜之心逐一敲開了蘇清河、蘇獻忠、吳金、許瑞峰、張南章等陶藝家的門,摸清了制瓷的門道。緊接著新問題又來了,吳達新要燒制的小船,光胚體就有1.96米,而德化一般瓷廠的窯爐最大的只有1.5米;制作如此大型的模具靠天然日照很難干透等。幾經周折,吳達新終于找到一家有3米窯爐的工廠,在瓷廠老板的建議下,吳達新用太陽燈日夜烘烤,才勉強在展覽開幕的前兩天完成作品。
用一種易碎的材質去塑造一艘需乘風破浪的小船,這種正反的對立讓作品更富有戲曲性的張力,這件“費盡心思”的藝術創(chuàng)作注定是一件能打動人心的作品。
在藝術路上不安分
在與吳達新的交談中,記者隱約可以感受到他那顆不安分的藝術之心,每一次的藝術展都只是吳達新藝術生命的過客,因為他始終在期待著下一次更好的創(chuàng)作。
據吳達新透露,今年下半年,他肩負著兩大“重任”,他分別獲得了日本后妻越有大地藝術展以及在德國卡塞爾舉行的中國公共藝術展的邀請。面對即將到來的征程,這位閩籍藝術家已經做足了準備。他用電線桿做成了一個太空艙,取名“時間隧道”,這件作品將參加日本后妻越有大地藝術展;能參與作為中國在海外舉辦的大型藝術活動——中國公共藝術展更是讓吳達新倍感振奮,他設計了一個會發(fā)光的翅膀,用太陽能和風能為它提供電力。據悉,目前吳達新已經完成了這兩件作品的初步設計,準備進入制作階段,今天他在《創(chuàng)藝版》上首度與讀者分享他的作品設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