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彩組合描繪婚慶出嫁場面
二十五個青色陶俑再現(xiàn)風華絕代的婚禮:明代三彩組合描繪婚慶出嫁場面
陶俑雖然色彩單一,但這是明代素三彩的典型風格,其釉面亮青肥腴,彩料細潤,色澤濃艷厚實,紋飾灑脫自然,藝術風格十分突出。明代素三彩是在唐宋三彩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只是隨著瓷器燒制技術的提高,御廠改用素燒瓷胎代替以往的素燒陶胎。這一變革不僅進一步增大了“素胎”的機械強度,也提高了成品的精美程度,成為明清三彩與唐宋三彩的最大區(qū)別。當這組三彩陶俑穿越時代,當我們以現(xiàn)代的目光長久凝視,一組匯聚了民俗與歷史文化華彩的古代娶親終于開始了——嗩吶聲響了,炮仗點燃了,人群開始熙攘了,孩子們到處奔跑,媒婆踩著小碎步吆喝著,新郎志得意滿地跨上了大馬,新娘一身鳳冠霞帔,在大紅蓋頭的掩映下踏上小轎。“起轎嘍!”一聲吆喝中,翁家酒已溫好,都來一場豪飲。
今在一位藏友處看到一組明代三彩組合,一共二十五個青色陶俑,連同花轎和馬匹以及送親隊伍后面的牌樓,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500年前的一場風華絕代的婚禮。
古人視婚姻為“男女百年之大嘉會”,可見,我國古代對婚姻的認識,不但追求鸞鳳和鳴,還對婚嫁儀式極端重視。這一組明代三彩組合,就是把婚慶出嫁場面如實的描繪。
明代在古代婚俗的延續(xù)上,無論是三聘六禮還是定親送帖,都是以場面和儀式為標桿。另外,明代商品經濟萌芽已經出現(xiàn),物質相對豐富,體現(xiàn)在嫁娶上顯得更為突出,結婚時男女雙方無不喜氣洋洋,奢華鋪張,就連普通人家,也是窮盡家資,只為辦一場雙方滿意賓朋歡慶的喜事。
這組婚慶出嫁場面的陶俑,共有25個,一頂青色花轎,旁邊則有一匹威猛高大的白馬,白馬旁神色肅立的陶俑,當是新郎。白馬與花轎兩旁是送親隊伍,似乎只等著一聲炮仗,一句吆喝——“起轎嘍”,便高奏一曲熱鬧樂曲,在賓朋喧嚷之中簇擁新娘上轎。透過熙攘人群,在門樓下面還有一對小童子,給人以想象——他們是要在新娘邁過門檻時偷偷瞄看大紅蓋頭下迷人的花靨嗎?
陶俑雖然色彩單一,但這是明代素三彩的典型風格,其釉面亮青肥腴,彩料細潤,色澤濃艷厚實,紋飾灑脫自然,藝術風格十分突出。明代素三彩是在唐宋三彩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只是隨著瓷器燒制技術的提高,御廠改用素燒瓷胎代替以往的素燒陶胎。這一變革不僅進一步增大了“素胎”的機械強度,也提高了成品的精美程度,成為明清三彩與唐宋三彩的最大區(qū)別。與明清時期的五彩、斗彩器相對比,素三彩是在素胎上掛低溫彩釉,而五彩、斗彩則是在燒制好的釉胎上施彩釉。素三彩的圖案大多使用錐刻紋來表現(xiàn),工藝略顯粗拙,五彩、斗彩則是使用黑彩、青花描輪廓,圖案分外細膩。因此,同時期五彩、斗彩制品的繪畫藝術造詣也較素三彩器更勝一籌。
當這組三彩陶俑穿越時代,當我們以現(xiàn)代的目光長久凝視,一組匯聚了民俗與歷史文化華彩的古代娶親終于開始了——嗩吶聲響了,炮仗點燃了,人群開始熙攘了,孩子們到處奔跑,媒婆踩著小碎步吆喝著,新郎志得意滿地跨上了大馬,新娘一身鳳冠霞帔,在大紅蓋頭的掩映下踏上小轎。“起轎嘍!”一聲吆喝中,翁家酒已溫好,都來一場豪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