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燦蓮花”的典故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圖澄的一段事跡。在《高僧傳》和《晉書?藝術傳;佛圖澄》里記載:后趙國主石勒在襄國(今邢臺)召見佛圖澄,想試驗他的道行。佛圖澄即取來缽盂,盛滿水,燒香持咒,不多久,缽中竟生出青蓮花,光色曜日,令人欣喜,于是,后人便引“舌燦蓮花”來譬喻說話的文采和美妙。
第二個故事——中國古代第一流的佛經譯者:鳩摩羅什圓寂前曾經立下誓言,“若我所譯經典,合乎佛意,愿我死后,荼毗(火化)時,舌根不壞。”公元413年,鳩摩羅什在長安逍遙園(今陜西戶縣草堂寺)圓寂,火化后確實如他誓言所說,“薪滅形碎,唯舌不壞”,即舌頭久焚而不壞,紅如蓮花,成為一顆巨大的舍利子。我們知道佛經翻譯的過程也是講經的過程,我個人的理解——大家覺得這位大師翻譯的太好了,講學講的太好了,所以流傳了這個故事。
“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v觀古今中外,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人際交往的頻繁和擴大,口才實際上已成為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條件。翻看古今中外的歷史,口才的效應無與倫比。歷史上,毛遂自薦,救趙于危;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墨翟陳辭,止楚攻宋。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是天下三足鼎立的策略基礎,“舌戰(zhàn)群儒”更是力挽狂瀾的宏論雄辯,無不是靠著卓絕的口才取勝。
當代社會,口才的效應同樣突出,口才的應用無處不在。少年時代,孩子與家長溝通,在學校里談笑自如,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歡,好的口才可以讓自己脫穎而出、引人注目;長大后求職、面試、升遷、創(chuàng)業(yè)無不需要好口才的相助。當然,我們今天的課程是銷售口才技巧,那么,我們就圍繞銷售人員的口才方面的話題展開內容。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海南有個推銷員,一天下午住進杭州一家旅館。進房間放下旅行包,見房內已有一位客人,正躺在床上看報紙。海南人就主動問話。
“請問師傅來多久了?”
答:“我也剛來一刻。”
問:“聽口音您不是本地人吧?”
答:“噢,山東棗莊人。”
“啊,棗莊是個好地方!我在讀小學時就在《鐵道游擊隊》的連環(huán)畫上知道了。兩年前去了一趟棗莊,還很有興致地玩了兩天呢。”聽了這話,那位棗莊人精神為之一振,立即起床,先是遞煙,互贈名片,接著一起進餐。當晚雙方就坦誠地談成了互利互惠的一筆生意。
胡一夫老師(預定超級營銷口才技巧培訓,請聯(lián)系13938256450)建議初入銷售部門的年輕人,必須盡早去鍛煉自己的口才,因為好的口才能夠讓你快速、和諧地融入人際關系網,最終成就你的事業(yè)。希拉里被公認為口才最佳的美國總統(tǒng)候選人之一。她雖然無緣寶座,卻被當選總統(tǒng)提名為美國國務卿。
13歲的時候,希拉里在老師的帶領下聆聽了馬丁·路德·金的一場演講。她深深地為馬丁·路德·金的激情所感染,并在老師的介紹下,與這位民權運動領袖握了握手。這段經歷使得希拉里成為馬丁的崇拜者,也使她認識到了演講的巨大魅力。從此,她就下定決心要做一名口才卓著的政治家。怎樣才能使自己有口才呢?希拉里經過深入思考認識到:口才的實踐性很強,正如“只有在戰(zhàn)爭中才能更快學會打仗”一樣,只有多多實踐,才能更快擁有過人的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