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魏國人劉劭,有一本《鑒人資源》,說人有八種才干:“聰能聽序,謂之名物之才;思能造端,謂之構(gòu)架之才;明能見機,謂之達識之才;辭能辯意,謂之贍給之才;捷能攝失,謂之權(quán)捷之才;守能待攻,謂之持論之才;攻能奪守,謂之推徹之才;奪能易予,謂之貿(mào)說之才。”
翻譯成現(xiàn)代語言,這八種才干分別為:聰明而能夠認識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思考而能夠在舊基礎(chǔ)上更新,創(chuàng)新;智慧而能了解事物變化的原因;善于溝通而能說服別人;反應(yīng)敏捷而能避免失誤;堅于防守而能抵御對手;主動出擊而能獲得勝利;能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批駁對手而贏得勝利。
鑒別人才其實與選擇木材有異曲同工之妙。伐木工人在砍樹前,總是先從外型上打量,看樹木是否筆直挺拔,再考察質(zhì)地,是縝密結(jié)實呢,還是疏泡松脆,然后再敲敲打打聽一聽,鑒別其品種質(zhì)地,用這一系列方法來判斷樹木能否當(dāng)大用。鑒別人才也是如此,第一步是目測,見一見面,有一個初步印象后,再進一步考察其品德和才能.老板招員工,岳父看女婿都是從這一步開始的.還從未聽說連某人的模樣都不知道,就鑒別其品行了。選才、招生中目測這一關(guān),實際上就是從人的外貌形象上來考察人才.這種方法不一定準確,也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但使用頻率卻很高。
中國古代學(xué)者不僅認識到人才鑒識的意義,也在實踐中總結(jié)了一套人才鑒識的方法!肚f子·列御寇》曾借孔子之口提出了九種鑒別人才的方法:
“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卒然問焉而觀其知,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告之以危而觀其節(jié),醉之以酒而觀其測,雜之以處而觀其色。”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
1、派一個人到遠處工作,就可以了解他是否忠實;
2、讓一個人在身邊做事,就可以觀察他是否恭敬;
3、在復(fù)雜的情況下,派一個人去處理事情,就可以知道他的能力大;
4、突然提出一個問題讓一個人回答,就可以了解他的智力高低;
5、在緊迫的情況下與一個人相約,就可以考驗他是否守信用;
6、放手讓一個人去管理錢財,就可以看出他是否貪心;
7、告訴一個人有危急情況,就可以觀察他是否有氣節(jié);
8、讓一個人喝得酩酊大醉,就可以看出他是否遵守規(guī)矩;
9、讓一個人在男女混雜處居留,就可以觀察他是否好色
識人心法,各有巧妙,所謂識才不只是看看誰是人才,誰不是人才這么簡單。而要從小的方面推斷大的方面,從今天的行為推斷以后的行為,得出用人策略。
周亞夫是漢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國之亂時,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官至丞相,為漢景帝獻言獻策,忠心耿耿。一天漢景帝宴請周亞夫,給他準備了一塊大肉。但是沒有切開,也沒有準備筷子。
周亞夫很不高興,就向內(nèi)侍官員要了雙筷子。漢景帝笑著說:“丞相,我賞你這么大塊肉吃,你還不滿足嗎?還向內(nèi)侍要筷子,很講究啊!”周亞夫聞言,急忙跪下謝罪。漢景帝說:“既然丞相不習(xí)慣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結(jié)束。”于是,周亞夫只能告退,但心理很郁悶。這一切漢景帝都看在眼里,嘆息到:“周亞夫連我對他的不禮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輕氣盛呢”。漢景帝通過吃肉這件小事,試探出周亞夫不適合做太子的輔政大臣。漢景帝認為,周亞夫應(yīng)把賞他的肉,用手拿著吃下去,才是一個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亞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漢景帝依此推斷,周亞夫如果輔佐太子,肯定會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棄了他做太子輔政大臣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