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鐘發(fā)聲,以磬收韻,奏樂從始至終。2008年奧運會上的頒獎音樂,奏響“金聲玉振”,給了林向陽創(chuàng)作的靈感。以傳統(tǒng)镈鐘、玉磬原型為創(chuàng)作基礎,泉州惠安石雕《金聲玉振》對壺,此次將在上海世博會福建館貴賓廳精品區(qū)展示。
2006年6月惠安石雕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除了展現(xiàn)惠安石雕藝術外,該對壺也將表現(xiàn)出作者將福建茶文化與石文化融為一體的精妙。
靈感來源
奧運頒獎音樂
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音樂,結合了古今音樂和民族元素,融合了編鐘與玉謦之聲與“茉莉花”曲調。
“當時,就被其中的古鐘聲與玉磬聲所吸引。”中國民間藝術家協(xié)會雕刻藝術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林向陽告訴記者,這次參展的作品,靈感就來源于此。“《金聲玉振》對壺由兩塊天然黑白相稱的石頭雕刻而成,形如玉磬編鐘。”林向陽說,以鐘聲開頭,以磬聲結尾,表現(xiàn)了中國最傳統(tǒng)的和諧、融合、共存、共振的理念。
在2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們提出的“金聲玉振”,寓意未來世界最終協(xié)和。林向陽表示,在世博這個國際性的平臺上,這個作品寄予的“和諧”理念,也是所有人的心聲。
創(chuàng)作方式
石雕融入茶文化
20多年來,林向陽在琢磨中不斷創(chuàng)新,并始終追求將福建茶文化與石文化融為一體。
“這對石壺,花了三四個月時間,在去年12月份完成的。”林向陽表示,受到閩南茶文化的影響,其石雕作品也融入了茶的文化元素。
是謂“茶石緣”,石雕《金聲玉振》對壺,雖是镈鐘、玉磬的原型,卻也是石壺,與福建的茶文化,有著不解之緣。
據(jù)悉,我國很早就有石雕,但多以建筑雕刻、陵墓雕刻、宗教造像等藝術形式存在。取石頭雕刻成茶具,是一種融藝術性與實用性于一體的創(chuàng)新。
林向陽將玉雕的制器特長,結合惠安青石雕的傳統(tǒng)技法,設計出石壺藝品,如今堪稱惠安石雕壺藝第一人,也是中國唯一制作硬性石壺、石雕器皿的代表。
選材不易
玉磬壺掏膛難度最高
“對壺材料選的是泉州特有的黑膽石與華安九龍壁石。”林向陽表示,玉磬壺選擇的石材是黑白相間的九龍壁石,這樣的石材實屬難得。
镈鐘、玉磬、壺藝,不同顏色,不同的材質、不同的雕飾,這其中的創(chuàng)作,可費了一番曲折。
石壺制作加工,其技術難度最高的莫過于掏膛,特別是巧色壺和異形壺的掏膛。這是在制作茶壺工藝件中最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石壺成本造價偏高的原因,使一般雕刻技工望而生畏。
“從事石壺雕刻20多年來,這個玉磬壺算是在所有異形壺的掏膛過程中難度最高的一個。”林向陽稱,一般的石壺造型都是以圓形為主,掏膛有一定的規(guī)則性,而玉磬壺的造型呈不規(guī)則的形狀,一般的工具達不到。
材料本質中所特有的密度與硬度都很高,黑白相間的九龍壁材料密度與硬度各不相同。“由于石壺體積小,眼睛一般看不到,都是憑感覺和經(jīng)驗而做,靠的是握工件的手感和聽聲來判斷。”林向陽說道。
據(jù)介紹,石壺的制作工序繁雜,至少要經(jīng)過拉坯、打鉆、造型、掏膛、細加工、打磨等,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據(jù)悉,《金聲玉振》對壺,榮獲2009年第二屆中國(南寧)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銀”獎。
千年惠安雕刻之都
泉州開元寺東西雙塔的塔身浮雕、興建于宋代的洛陽萬安橋、現(xiàn)存的石雕像守橋介士、月光菩薩以及造橋者蔡襄的《萬安橋記》沉雕碑刻,都是惠安石雕靈動的藝術風格和輝煌的發(fā)展史。
據(jù)悉,早在1600多年前的晉朝,惠安石雕作為永久性的藝術已被應用。2003年9月,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授予惠安縣“中國石雕之都”榮譽稱號。2006年6月惠安石雕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而惠安石壺的制作堪稱惠安石雕六大雕刻工藝分類中微雕(小型工藝品)的代表;莅彩瘔氐闹饕x料有惠安玉昌湖青石、泉州黑膽石、華安玉等硬性石材。特別是泉州特有的黑膽石,更是石刻壺藝的首選材料。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惠安已有近百位青年工藝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雕藝企業(yè)家以及十七位福建省工藝美術(雕塑、石雕)大師。也正是經(jīng)過他們的一番努力,把惠安的小型工藝雕刻、現(xiàn)代雕塑以及惠安影雕的傳承與發(fā)展推上一個新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