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藝術市場的前景,一個非常樂觀的聲音是: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
其理由似乎相當充分:中國當代藝術是稀缺資源。據(jù)說,真正頂級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不超過100位,真正值得珍藏、并流通國際市場的畫作不超過1000幅。所以,中國在未來經(jīng)濟強大之后,當代藝術必將作為稀缺資源,成為買家搶購的對象。
那么,資源稀缺就一定形成搶購嗎?
經(jīng)濟學中的“稀缺”,是指有限資源相對于人類無限需要的不足。資源的稀缺將永遠伴隨人類,但很多稀缺的資源,卻不會被搶購。比如,幾乎每個人都夢想擁有一套稀世的豪華別墅,然而,我們只看見人們搭帳篷搶“經(jīng)適房”,沒聽說有人排長隊搶別墅。藝術市場也不例外,蜂擁在榮寶齋門前的,是為了購買物美價廉的高仿品;而在“北京保利”夜場,絕不會人滿為患,天價爆出之前,場上必然只剩下兩位競爭者。
導致?lián)屬彽模鋵嵤?ldquo;短缺”。
“短缺”是很容易與稀缺混淆的概念,它指供給不能滿足需求時出現(xiàn)的持幣待購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排隊、配給、憑票供應等等。這里的需求,不同于前面的需要。需要只是主觀的購買欲望,而需求則是具備了支付能力的需要。比如,某人渴望得到房子住、但沒錢買,那只是需要。當他既想買房子、又有了足夠的買房資金,才有購買需求。當旺盛的需求超過有效的供應時,就會產(chǎn)生短缺,也就出現(xiàn)了搶購。所以,是否有搶購發(fā)生,與資源是否稀缺關系不大,要看買家的需求是否過盛。
當代藝術在中國市場的由冷變熱,正好生動地說明了這個微妙關系。
當代藝術1990年代步入中國藝術市場時,大多遭受著挑剔、不解、不屑的白眼,很少被經(jīng)營者和收藏家看好。反倒是許多海外藏家以低廉的價格,擇優(yōu)買進。于是,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流失海外,一些海外機構和私人擁有的中國當代繪畫、雕塑,多達千件以上。很顯然,那時當代藝術的總量少于現(xiàn)在,資源更為稀缺,但這些稀缺的資源并沒有發(fā)生短缺。
本來并不短缺的當代藝術,在2003年之后,開始了市場的井噴。
就像大家看到的,井噴著的當代藝術市場,天價迭出。在投資者那里,作品三五年獲利十幾、甚至幾十倍的事情,屢見不鮮,拍品成交價比估價高出數(shù)倍的情況,也比比皆是。踏空的收藏機構,只好追悔莫及;而乘勢殺進的拍賣行,則賺得盆滿缽平。此時,許多天價作品已經(jīng)與藝術無關,更談不上“稀缺”等客觀屬性,市場完全變成了資本的游戲。
不過,關于當代藝術有提升空間的另一個理由,倒比較靠譜:中國富豪群體的介入。
中國富豪群體介入當代藝術市場的動力是什么呢?一是他們希望通過搶購藝術品,提升身份及地位;二是他們喜歡當代藝術帶來的高額回報。事實上,當代藝術市場出現(xiàn)“短缺”后,投資回報率確實愈漲愈高。在市場短缺的促動下,“投資沖動”使資金踴躍入場,而藏家的“囤積惜售”也使價格扶搖直上。
問題是,隨著當代藝術價格的泡沫越吹越大,介入者的風險也在逐漸升高。由投資需求拉動的短缺,總會有失效的一天。所以,中國富豪群體介入當代藝術市場的第二個動力,也不容易長期堅持。
假如不是當代藝術,到底哪種藝術的未來提升空間會更大呢?
不妨看看美國人史蒂芬•柯維的觀點,他在《領導者準則》一書中提出了兩個概念:“短缺心態(tài)”與“富足心態(tài)”。他所謂的“短缺心態(tài)”,建立在資源有限的認識基礎之上,“短缺心態(tài)”者認為資源有限,就必須去爭奪。相反,“富足心態(tài)”者認為,世界上有很多機會和資源,而且很多機會和資源可以主動創(chuàng)造,他們相信發(fā)展的無限可能性,樂于開辟新的自由和替代方案。
看來,哪種藝術在未來可能被制造成“短缺”,那里就是值得今天發(fā)掘的價值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