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南海I號”博物館盡情觀賞
博物館由5個大型橢圓形展館組成,1號、2號館為展廳,3號“水晶宮”館安放“南海Ⅰ號”,4至5號館為辦公人員工作室及“精品館”。其中3號館“水晶宮”,高25.5米、長69米、寬40米,其中儲海水高度為12米,總儲水量為28000立方米,在“水晶宮”四周建成一條環(huán)形的“觀光走廊”。
廣州日報陽江訊 前昨兩天,“南海Ⅰ號”博物館試開館,吸引了來自珠三角等城市以及從上海、北京遠地而來的5000多名游客,博物館人頭攢動、熱鬧非常。
據(jù)了解,這次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專門劃分出海上絲綢之路展、出土文物精品展和本土文物展三大展廳,初步形成海洋文化、陶瓷文化和本土文化等相互交融的展示布局。昨天,記者與游客一起前往博物館進行探營。
瓷器精品
第一站:賞外銷瓷
昨天,記者走進總投資2億多元,總面積近13萬平方米,矗立在陽江海陵島十里銀灘之上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博物館外形猶如古船的龍骨,整體既似起伏的海浪,又如展翅的海鷗,與大海相呼應。
記者從展館外面經過200多米的駕空長廊進入展館,第一站便進入主展廳,該廳通過文字、圖片、實物等,介紹了從漢代2000多年以來“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發(fā)展等歷史。“真?zhèn)ゴ!想不到?000多年前,先人們便駕駛著古船,乘風破浪,遠渡重洋進行海上貿易,把中華文明傳到世界各地。”來自佛山的游客肖先生向記者說。
亮點:“駕船出海”過把癮
在展館其中一個展室里,擠滿了游客,他們正在“駕駛”著一艘遠洋帆船,行走在遠古的“海上絲綢之路”上。原來這是一艘仿真船只,展覽方為了更真實展現(xiàn)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特設了這艘仿真船只。游客站在操作臺上,前面是一幅幅大海幻燈畫面,乘客“駕駛”“船只”把握方向盤,經過道道險灘,避開重重急流巨浪,終于到達他們的目的地,進行自由貿易。
剛“遠航”歸來的乘客陳先生說,能親身體驗當時海上的驚險,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