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為慈溪青瓷甌樂藝術團演員用各具特色的青瓷器具演奏樂曲
【見證人】 章均立,今年65歲,2004年退休,慈溪上林青瓷甌樂團副團長兼指揮。
提起青瓷甌樂,不得不說章均立。在慈溪,最早開始關注和研究越窯青瓷甌樂的就是他。在樂團三樓那間略顯簡陋的辦公室,記者見到了“退而不休”的章均立。談起自己與甌樂的不解之緣,年逾六旬的他記憶猶新——
1989年那年他45歲,從慈溪越劇團的敲鼓(指揮)崗位,轉到慈溪市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去做考古工作。“記得是1998年12月下旬一個寒冷的早晨,我與同事們從上林湖寺龍口的發(fā)掘處,偶然發(fā)現(xiàn)一件中間細兩頭粗的器皿。說是器皿,但兩頭空空,何以盛水?緊接著,一只裝飾性很強的青瓷鐘破土而出。此后,在寺龍口一共挖得了鐘、塤、腰鼓、火照、鳥哨等顯然是樂器的上百件殘件及整件。”
就從那時候開始,正在攻讀大專中文的章均立開始從唐詩中尋找答案,因為海上“陶瓷之路”始于唐朝。很快,他從大詩人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者》詩中找到了佐證:“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在另一首《敲酒盞唱短歌》中,甌樂蹤跡更得彰顯:“越器敲來曲調成,腕頭句滑間輕清,隨風搖曳有余韻,測水淺深多泛聲。”幾經(jīng)考據(jù),章均立確證慈溪上林湖作為我國古代海上“陶瓷之路”起點的同時,更是甌樂樂器的重要燒制場所。他和同事們一邊復原考古成果,一邊尋根問“書”,不久自發(fā)組織的慈溪甌樂演奏團開始活動了。初創(chuàng)的日子,演奏團整理挖掘已經(jīng)失傳千年的甌樂,并與慈溪市越窯青瓷研究所密切合作,根據(jù)史書記載及考古發(fā)現(xiàn),仿制出了用于演奏的盤、杯、蓋、爐蓋、腰鼓、火照、塤、鳥哨等40多件甌樂。同時,他們以流行于三北地區(qū)的姚灘音樂為素材,寫出了《九秋風露越窯開》、《豐收鑼鼓》等一批作品,還嘗試用青瓷排練了《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名曲。
2003年夏天,青瓷甌樂首次走出國門。2003法國的“中國文化年國際樂隊藝術節(jié)”組委會發(fā)來了熱情的邀請函,果然一行45人的中國慈溪甌樂演奏團在法國的演出大獲成功。三場演出場場爆滿,令法國觀眾如癡如醉,1200多年前中國陶瓷從慈溪上林湖經(jīng)由海上輸出運往歐洲,開啟了一條海上“陶瓷之路”,如今在法國再度掀起了“雪拉同(青瓷)熱”。8月下旬,法國經(jīng)歷著近百年來少有的酷熱,但波黑沃城市中心廣場仍然擠滿了熱情的觀眾,當一排排碗、盅、碟、杯、瓶等百余件青瓷器物在演員們手上發(fā)出精妙的樂音時,人們歡呼雀躍。三場演出,尤其是樂團在當年海上“陶瓷之路”終點的法國唐潤納克市的演出,現(xiàn)場觀眾情緒高漲,演出一結束,他們紛紛走上舞臺,小心翼翼地摸摸越窯青瓷,輕輕地擊打一下。當他們發(fā)現(xiàn)作為樂器的瓷碗里盛著或多或少的清水時,更是驚訝不已,當被告知清水是用來調音時,他們先是驚訝萬分,再后恍然大悟。異國他鄉(xiāng)的觀眾被來自東方的千年古樂鎮(zhèn)住了,當?shù)貓蠹垐蟮溃?ldquo;源于萬里之遙的中國唐宋甌樂讓法蘭西觀眾大開眼界。”
就在那屆藝術節(jié)上,慈溪市甌樂演奏團被評為“最佳樂隊”。記者面前,回憶那段在藝術節(jié)上的表演,章均立至今歷歷在目:“尤其當演奏起為海上‘陶瓷之路’而作的《九秋風露越窯開》時,盛唐時代的悠揚旋律,陶瓷工巧手精繪般的節(jié)奏,上林湖邊百窯齊燃的場面被演繹得淋漓盡致,原定45分鐘的壓軸表演不得不增加到70分鐘。”面對著鮮花和掌聲,兼任樂團指揮的章均立激動得哭了。演出結束,藝術節(jié)組委會負責人對他欣喜地豎起了大拇指:“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看似普通的鍋碗瓢盆,竟能奏出如此天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