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粗質材料的運用,不僅基于人們對審美觀念的新變化,而且也基于對材質和效果的新認識。粗質材料能表現一種質樸的感情和粗獷的氣魄,使人產生更加渾厚、 原始、古拙、純真而毫無修飾的美。這樣的粗質材料,比如匣缽土就是一種。
匣體土是配制較粗的耐高溫材料,一般都用于做保護陶瓷燒成的匣體或做耐火磚、耐火板之用。很少有人用它來制成有藝術生命的作品。筆者在實踐中覺得它有許多能表現藝術品獨特風格的優(yōu)點:
1.手法上的運用
匣 缽土這種材料粘性好,一次可成形,它不象一般瓷土那待水份達到一定干度之后才能進行成形。匣缽土由于可以自由地塑造形象,就有利于表現一定的手感、手的痕跡,尤其是那種寫意式的“意到筆不到”的手法能得到充分的運用,因而它也最能體現作者的個性和風格,是表現單件原作的理想材料。這樣就打破了長期以來似乎要燒成陶瓷雕塑只能用模具的印坯或注漿的復雜方式,經過燒成而變成陶瓷的慣例。
這無疑對于當前人們厭煩機械、模具產品充斥市場的狀況帶來了一定的生機和人的情感。
2.釉色上的運用
匣缽土質地粗,吸收水分和釉的能力特別強,按照常規(guī)施釉的厚度,它所呈現的顏色是不亮的。如果要其亮,必須施上成倍厚度的釉。這樣就可以用同一種釉,施成不同的厚度而產生不同的效果,為我們多年來追求無光釉,提供了有利條件。如果用極濃的釉涂抹在坯體上,燒成后便會產生跳釉或自然的塊狀宿釉,使裝飾顯得自然、豐富,就像中國的寫意畫,產生“屋漏痕”、“飛白”的藝術效果,使人感到格外蒼老、古雅。
3.火焰的運用
匣缽土如果不上釉,在還原焰的匣缽里燒成,呈均勻的淡黃色,其本色就是好看的。筆者有一次不得不將坯放在匣缽外直接與煤火接觸,因此而得到了意外的效果,其色澤比放在匣缽里燒成要深得多,且有濃淡之分十分理想。這與還原焰燒成的濃烈氣氛有密切的關系。
由于匣缽土具備這一特性,即使不上釉也好看,有時部分面積上釉,同樣也是協調耐看的。有時也可采用高溫釉低溫燒成的辦法,如烏金釉,它是需要高 溫燒成的,然而放在低于燒成溫度近百度的窯拉上,它就會產生許多氣泡,待氣泡還未逸出時,溫度已降了下來,這樣便成了分布很自然的羽毛狀效果。又如彭城花釉:如果將燒成溫度 降低100度,它的面釉還未曾深化呈亮,便形成龜裂狀而露出黑色底釉,那又是一番風味。筆者燒制的《雪豹》就是這樣產生的,當溫度尚差100度燒成時,突然停電,心想完了,可待其冷卻,打開窯門一看,奇跡般的出現了特殊效果,原想在到金錢豹的效果,卻變成了雪豹,好,就取名為《雪豹》。
4. 拓寬用途
粗質材料不僅有以上的許多優(yōu)點,同時在高溫時收縮小,不易變形,不易產生裂痕。由于其顆粒粗,燒成時透氣性能好,造型時坯體厚薄要求就不一定十分嚴格,也不致在急速上升溫度時發(fā)生炸裂,且原料豐富、價格低廉。這就為做大型陶瓷刁塑準備了條件。
近年來我國城市雕塑、園林雕塑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但苦于材料不理想。銅、鋼、大理石等材料造價高,目前難于普及,如果采用玻璃鋼和水泥又不耐用,而粗質陶瓷材料卻能彌補以上材料的不足,將它用做園林雕塑和建筑裝飾雕塑就更理想了?梢灶A見,粗質陶瓷材料的前途是無量的。
由此得出結論,釉不一定亮就好看,不亮更使造型安祥、穩(wěn)定、實在